此体系的分类是非判断性的,即在记录过程中不作好环的价值判断,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 。每种要观察的行为都有特定的编码和操作性定义,单位时间内任何行为都予以记录,因而都可转化时间的百分比,便于分析 。
缺点是:一些非语言方面的信息被遗漏,上课的内容易忽略,而且一些分类过于笼统 。真正的课堂互动是粗糙的、混沌的而不是严格按照人为设计的行为各类发生的,也未必是清清楚楚的、明确分割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行为都一定持续3秒钟 。
(2)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一种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 。与编码体系不同的是,记号体系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编码体系则要记下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每一个需要观察的行为 。
这样编码体系尽可能地记录了所有发生的行为,而记号体系通过对要观察行为的频率记数让观察者体会到每一个时间段内课堂活动或学生表现的特点 。表:教师反应记录表(3)等级量表:等级量表也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不是的是它要求观察者作出更我的权衡和判断 。
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结束时,在量 。
2.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怎么做 与传统的听评课不同的是,进入现场的课堂观察需要根据预先设计好的工具进行有针对性的记录,而非想记什么就记什么,想什么时候记就什么时候记,想怎么记就怎么记 。
在进入现场进行观察并记录时,采用什么样的记录方式是最合适的?怎样才能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同时又能记录下最有用、最可靠的信息?这是教师在课堂观察时不可回避的问题 。课堂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观察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观察内容、观察类型,选择有针对性且擅长的记录方式来进行观察记录 。
总的来说,课堂观察记录方式可分为定性的记录方式和定量的记录方式两种 。定量的记录方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观察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 。
它主要有等级量表和分类体系等记录方式 。等级量表指事先根据观察目的编制合理的等级量表,在课堂观察中,观察者依据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在量表上评以相应的等级 。
分类体系指预先列出可能出现的行为或要观察的目标行为,在观察过程中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取样对行为进行记录 。分类体系包括编码体系(如美国课堂观察研究专家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和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 。
在预设的单位时间内,编码体系对发生的一切行为都予以记录,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只记录不同的行为种类 。定性的记录方式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⑴描述体系,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⑵叙述体系,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 。
⑶图式记录,用位置、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⑷技术记录,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
定量的记录方式和定性的记录方式可以相互补充使用 。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应尽可能地反映真实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活动 。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或哪几种记录方式,都必须保证记录系统尽可能地简洁明了,能有效地记录数据并进行后续解释 。经过几次实践后,观察者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形成一些简短的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