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肉怎么做 酱肉怎么做( 二 )


历代医家认为:“猪用得最多,但肉不宜多吃,使人发胖,也是肌肉不足所致 。”“每块肉都补,猪肉无济于事 。”“以肉养阴,就是以火供水 。肉覆于胃,则湿热,热则生痰,痰不降气,则诸症麻痹 。”所以阴虚血虚的患者多吃猪肉是无益的 。
然而,据报道,日本琉球大学的一位教授通过调查发现,如果烹饪得当,猪肉也可以成为“长寿之药” 。
四、酱肉的食用禁忌
我国酱肉生产历史悠久,由于辅料和加工的变化,品种繁多 。比较知名的是涪陵食品厂的“桂楼牌”北京酱风肉,但是吃酱肉有很多饮食禁忌 。你知道酱肉有哪些饮食禁忌吗?
忌与荸荠、黄豆、蕨菜、桔梗、乌梅、百合、巴豆、大黄、黄连、苍术、芜菁同食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类不宜与酱肉搭配,因为豆类中植酸的含量很高,磷的60% 3,335,480%是以植酸的形式存在的 。
常与蛋白质、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影响其可利用性,降低其利用效率,也是因为豆类、瘦肉、鱼类中的钙等矿物质 。
忌与牛肉、驴肉(易致腹泻)、羊肝同食,《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 。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 。
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 。
“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 。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
五、酱肉的注意事项
酱肉是将猪肉用甜面酱、香辛调味料腌制后经自然风干而成的一类腌制类生肉制品,具有色泽美观、风味浓郁的特点,由于添加了甜面酱,故称为酱肉,酱肉在烹制过程中注意事项颇多,接下来妈妈网百科就来高告诉大家酱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配料:10%甜面酱、4%食盐、1%白糖、0.3%花椒、0.5%曲酒 。
选料:冬至后,选择臀腿肉或者肋腹肉(依商品需要),切成条状,重约500克 。
清洗:用水清洗肉块,去除肉表面淤血和附着的猪毛等杂物,挂起晾干水 。
腌制:添加4%食盐和适量的花椒!酒于盆中,室温下腌制4天,其间至少上下翻动三次,促使腌制均匀 。
上酱:将肉用线或挂钩挂起,挂于室外,待表面微干,用刷子上酱,当酱半干时,继续第二次,第三次 。
自然风干:上酱结束后,将肉挂于通风蔽光处继续吹晾 。分别对原料肉样品,腌制后(4天),上酱后(7天),自然风干中点间(17天)、自然风干后(第28天) 。
温馨提示:
四川成都“蜀风牌”京酱风肉、北京“天盛号”清酱肉、天津“天宝楼”清酱肉、广东酱风肉、上海酱风肉、江苏吴江酱肉 。
“桂楼牌”京酱风肉色泽鲜明,肌肉呈鲜红或枣红色,脂肪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指压无明显凹痕;入口鲜美甜咸,清香生津,肥而不腻,越品越浓,酱香浓郁,具有京酱固有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