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字的行书怎么写

1. “必”字的比划怎么写 :“必”字 。
有人说找七个人来写“必”,可能会有七种各不相同的笔划顺序来 。有人先写左点,卧勾,中点,右点,最后是一撇 。
也有人先写左点,然后卧勾,中点,一撇,最后是右点 。凡此种种,都是不对 。
因为大家有一个概念,认为必字是心字加一撇,所以写完心加一撇,或写完撇加一个心字 。其实,必字与心字虽然自形相近,却没有必然的联系 。
“必”字的正确写法是:先写一撇,然后是卧勾,中点,左点,最后是右点 。如果,你真正执笔写这个字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笔顺的重要 。
每一笔之间的关连和呼应 。第一撇下去决定了字的端正垂直,第二笔卧勾决定字的平稳端庄 。
注意卧勾是主笔,要陡,不可象心字那样平缓 。卧勾勾起后顺势点下中点 。
中点向左剔出,点下左点 。左点向右剔出,去点右点 。
右点回剔,使得整个字的笔划左顾右盼,姿态优美 。必字在行书和草书里笔顺基本与楷书相同 。
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笔顺,仅适用书法 。我们平时写铅笔和钢笔字是以实用为目的,重点是把字写得工整、快捷和容易辨认 。
书法是一门艺术,讲究造型的美观 。古人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已经为我们总结了各种字的写法,这些书写的法则就是书法 。
我们遵循这些法则,就能掌握书法 。
2. 必字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对照写法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 。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 。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 。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
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 。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
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