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写一篇关于舟山风情的作文 扫墓 舟山人俗称上坟,到坟墓前祭奠先人 。
祭奠时,出于对先人的尊重怀念之情,人们皆先剪除杂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坟,所以称之为扫墓 。继而,点香烧烛,摆螺蛳、青饼、条子糕、菜肴等供品,老式的家长率全家老小下跪磕头,新式的行鞠躬礼 。
祭礼毕,坟顶插竹幡,焚烧纸钱及冥钱,给围观上坟的小孩分“麻糍钱”(麻糍即青饼也,其形状有圆形的,也有菱形的) 。上坟后,回家还要做“清明羹饭” 。
现今舟山人在寒食节一般是不禁火冷食的,只是还保留着吃青饼和麻糍的习俗 ,吃蛋拼蛋则是立夏节的事,“立夏吃只蛋,气力大一万” 清明时节,一般人家吃青饼麻糍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旧定海上坟时供品有一个特色,许多菜肴系凉菜与凉拌菜,还有清明特色点心——青饼、条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节的习俗虽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 踏青 又称春游、探春、寻春 。
清明时节,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利用春光明媚之际,去郊野作一番畅游 。扫墓者祭礼已毕,也往往择圃、列坐而不归,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
清末至民国时期,旧定海也流行游春的习俗 。每当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 。
城区私塾、学校都要放春假数天,以便让学生跟随家长到郊外去上坟和春游 。此外,旧定海还有春游放风筝的风俗 。
放风筝,舟山人俗称放纸鹞 。每当春风和煦的时刻,在绿色的田野上,在城里开阔的地带,总有不少人欢乐地领略着放纸鹞的情趣 。
那些纸鹞在轻风中飘飘摇摇,最多的是瓦爿鹞,其次是蝴蝶鹞、老鹰鹞,最显眼的是蜈蚣鹞,长长在天空中游来荡去,五彩缤纷,错落有致,非常有趣好看 。据说,放纸鹞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又能享受美丽的春光 。
端午 家家户户插菖蒲、蕲艾(俗称“蒲剑”、“艾旗”)等于门檐,并用菖蒲根剪作人形,串以彩线,佩于儿童身上;制香囊放于箱笼或挂于儿童胸前;在蛋壳上画儿童跨虎图(谓“蛋壳老虎”),挂于床沿,并贴自画端午老虎于大门、房门以祛邪 。配制雄黄酒饮服及喷洒屋内外,驱邪消毒;烧白芷、苍术以祛害虫;用彩线扎成圆形辫子,系于小孩腕上(男左女右),叫缠手绳、长寿绳、端午笼,一直带到七巧夕 。
用雄黄在婴儿额上写“王”字,以“辟祟”等 。端午节还要裹棕子、做乌馒头、团子等祭祖并馈送亲友邻居 。
农家要给看牛小囝分食雄黄豆 七巧 七月初七 。乡间妇女多用浸泡后的槿叶搓洗成汁,和水洗发,或用紫苏叶加包叶,泡开水、滴食油而成的混和液洗发,洗后的头发柔软、光滑、有香味 。
据说七月七洗次头,头发不易因汗多而发臭(旧时女子往往一年洗一次发) 。七月七用槿叶洗发之俗今仍盛行,但不再限于一年一度,平时多用洗发精、洗发膏、香皂等 。
重阳 九月初九日 。乡间有做团子、裹棕子祭祖并馈送亲友之风 。
婿家要给丈姆家挑重阳担,现多为馈赠一般性礼品,如酒、糕点等 。城镇居民多有登高习俗 。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祭灶 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家家户户炒豆、备糕点,陈祭灶果于灶上,扎草马于灶前,供以草料、饮水 。祭毕,烧化草马、金箔与旧灶君像,换上新灶君像,谓“送灶” 。
然后,全家分食祭灶果 。此俗现在乡村中仍存,但不再扎草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