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古瓷仿品的十大特征( 二 )


6、对小型器物 , 如小茶壶 , 造假者在壶柄、壶嘴等透明釉白地 , 干脆用砂纸打磨 , 有的几乎磨至胎面 , 造成久用陈旧的样子 。 但这些冒充使用茶壶磕碰磨损的地方 , 正是人们使用时不大可能磨损的壶柄和壶嘴 。
【嘉庆|古瓷仿品的十大特征】7、造假者在大面积透明釉白地用砂纸等稍加打磨 , 或对青花瓷器全部打磨的事也常有发生 。 鉴别时要注意用放大镜察看擦痕的平行线 。

二、对仿品故意致残 。 造假者往往把目标盯在新入市的收藏爱好者身上 , 常在仿品口部制造小破损 , 稍加分析就可知是钢丝钳夹坏的 。 有的花瓶斜闭合裂纹是先用金刚石刀划开再敲击裂开的 。
三、仿品在工艺上不合常规 。 如明代和清初罐等小口深腹瓷器都用盘泥条法制作 , 内壁留有盘条压合的凸痕 。 但仿品有的无此凸痕 , 有的凸痕形式不对 , 欲购者应该留心 。 对大口花瓶等较大瓷器 , 颈下部内接中可用手触摸鉴别 , 真品较粗糙 , 仿品一般接口较好 。
四、不少新的粉彩仿品 , 由于造假者为降低成本 , 打底的玻璃白很薄 , 并且加上的彩色调和油也少 , 因此色彩从浓到淡到白的逐渐过渡区域很少 , 甚至没有 , 粉彩凸起的立体感也很小 , 与真品一比较即可鉴别 。
五、清初一些紫砂器外表加涂珐琅彩 。 一些仿者可能不知什么叫珐琅彩 , 仿的紫砂器外加的是颜色相似的五彩 。 只要加以区别 , 真赝自明 。
六、一些仿明代回青带铁锈斑的青花瓷器鉴别的办法是 , 真品的铁锈斑在青花料厚积的地方 , 而仿品铁锈斑出现不太规律 , 青花色淡的地方也出现铁锈斑 , 而浓的地方又不一定出现 。 这是因为仿品青花料中所加的含铁成分是人为的 , 难以准确控制比例 。
七、从一些仿品的器形、纹饰与款识标记等综合来鉴别 , 识出其器形、纹饰、胎釉、款识、标记的互相矛盾处 。 如有的仿品造型与纹饰皆是清初器 , 纹饰青花中却做上明代器上才有的铁锈斑;有的仿品仿的是清代的造型与纹饰 , 却在底款上用明代变体篆文印章款 , 或明代窗格式款;有的仿品仿的是清初器 , 底款印上嘉庆民窑印章款;也有的在仿明代瓷器底部用上嘉庆民窑印章款或双圈款;甚至有的在明代印章款或清嘉庆民窑印章款上同时再加上双圈 。 这些双圈款大多双圈之间靠得很紧 , 有相交的 , 有的双圈还带有铁锈 , 无奇不有 。
八、从刻字上鉴别 。 在过去 , 有几个儿子媳妇的大家庭多见 , 所以在各自使用的碗碟等器物上刻字以区别 。 聚餐后放乱的碗碟凭刻字加以区分 。 或者 , 一个村同姓的祠堂每年祭祀后聚餐 , 餐后碗碟等也以刻字分归各家 , 一般都不刻姓氏 , 只刻名字 , 或只刻名字中的一个字 , 以示区别 。 仿古瓷乱刻 , 如一只痰盂底下刻了姓名 , 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 痰盂不会有共用搞错的时候 。 有的刻上“>”等符号 , 这在旧中国也是不可能的 。 有的仿清初瓷器 , 刻的字却是用民国时的细金刚钻加工的 , 刻的点很细 。 除了餐桌上日用瓷器 , 古代一般不会对其他瓷器刻字的 。 但有些古代祠堂用瓷 , 如无祠堂名号也会加刻的 , 以防止有人拿回家私用 。
九、豆青地青花花瓶仿品也常见 , 纹饰从花石到人物都有 。 仿品大多都有大的纹片 , 大概是未掌握豆青釉膨胀系数的关系 。 而且仿品的纹片是干净的 , 因为时间新 , 还未渗进灰尘、污水 。
十、有的称不上古瓷仿品 , 而是伪古瓷 , 生造纹饰和器形等 。 如本文前面提到的魂瓶(皈依瓶) , 其上塑有清代造型的浮雕龙 , 并施以各种色彩交混的高温花釉 , 居然五彩缤纷 。 也有号称明代龙纹瓷盘 , 龙纹竟画的是类似马王堆出土蟠螭镜图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