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古诗怎么写( 三 )


这四句 , 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 , 实际上是借物比人 , 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 。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 , 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
这样 , 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 , 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 , 转眼春去秋来 , 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 , 到了秋天 , 它们成熟了 , 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 , 丧失了活力 。
人生也是如此 , 由青春勃发而长大 , 而老死 , 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 。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 。
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 , 其中一个“恐”字 , 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 , 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 。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 , 时光像东逝的江河 , 一去不复返 。
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 。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 , 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 , 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
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 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 , 结束全诗 。这个推理的过程 , 字面上没有写出来 , 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 , 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 。
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 , 秋天自能结实 , 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 。万物经秋变衰 , 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 , 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 , 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 , 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
调动读者思考 , 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 , 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 , 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 , 深沉含蓄 , 如洪钟长鸣一般 , 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 。
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 , 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 , 徒叹奈何 , 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
4. 长歌行古诗 长歌行 【标题】:长歌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乐府 【内容】:-------------------- 桃李待日开 , 荣华照当年 。
东风动百物 , 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 , 涸水吐清泉 。
大力运天地 , 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 , 竹帛将何宣 。
桃李务青春 , 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 , 蹉跎成两失 。
金石犹销铄 , 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 , 强欢歌与酒 。
秋霜不惜人 , 倏忽侵蒲柳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 朝露待日晞 。
阳春布德泽 ,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 焜黄华叶衰 。
百川东到海 ,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解题】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 , 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
《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 , 当努力为乐 , 无至老大乃伤悲也 。”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 , 显然是一种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