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怎么写武侠( 三 )


这十四个字分别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说: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 《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侠客行》《碧血剑》《鸳鸯刀》 写作顺序: 1955 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金庸」笔名首次出现 1956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1957 写《射雕英雄传》连载于《香港商报》 1959 《神雕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 《雪山飞狐》连载于《新晚报》 1960 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 1961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3 为《东南亚周刊》撰写《连城诀》 《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5 创作《侠客行》 1967 创作《笑傲江湖》 1969 创作、发表巅峰之作《鹿鼎记》 1970 写《越女剑》 。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2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注:金老的《越女剑》不属于武侠小说 。
记得采纳啊 。
6. 金庸写了哪些武侠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 。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
7. 语文开始让论述“金庸武侠小说”,该怎么写呢 也有八九岁的小弟弟小妹妹 。
" (金庸、梁羽生、百剑堂主著:《三剑楼随笔 从一位女明星谈起》,第201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当然,作为作者,金庸的小说创作更多更直接的考虑是如何创作生动而吸引读者的作品,这与实现作品最大的市场化也是相一致的 。文化产品的市场运行机制的作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操作作用,毋庸讳言,还是潜在地具有一定程度影响甚至降低艺术作品的艺术质量的问题存在,尤其是在文化市场开放的最初阶段或者说是通俗小说对读者开禁之初 。
但是,有市场意识并不意味着必然迎合市场,也并不意味着迎合观众的口味,观众的口味也并不必然是庸俗的 。如果说严家炎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创作是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文化革命",其中,"文化的革命"就是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化的再生和创造;那么,金庸武侠小说以最经济的商业运作方式,打造以小说为核心的产业链,实现最广泛的文化传播,这所进行的是另一场静悄悄的文化革命 。
金庸从艺术作品的创作开始,就考虑市场但又不惟市场,却最终实现文化产品的最大市场化 。金庸的艺术创作与他办报的指导思想是相一致的,是暗合了康德的审美的最高境界的,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
"事实不可以歪曲,评论大可自由",如果说《明报》在创办初期是以金庸武侠小说来吸引目光的话,到了1960年以后则进入了以政论赢天下的查良镛时代 。查良镛时代的赢得,源于金庸提出的公正、善良、独立的办报宗旨,即报人要有自己的立场和态度,而不是下三滥的讲金钱的报纸,不屈服于商业利益或者权力,从而打造报纸的公信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