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字古代怎么写

1. “冰”字的笔顺怎么写
点、提、竖钩、横撇、撇、捺 。
冰:bīng
“冰”具体有以下几个含义:
①本义,动词:水因低温而凝结成固体 。本义只见于古文 。
例如:冰,水坚也 。——《说文》
②水因低温凝成的固体:冰川/冰山/冰块/冰碎/冰棒 。
例如:履霜坚冰至 。——《易 ? 坤》
③冷的,凉的 。冰冻/冰凉/很冰/冷冰冰 。
④使变冷,降温:冰他一下/把酒冰一下 。
例如:风月冰人别是乡 。——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1、冰峰[bīnɡ fēnɡ]
冰雪覆盖长年不化的山峰 。
2、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bīnɡ hòu sān chǐ,fēi yī rì zhī hán]
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 。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
果 。
3、冰刀[bīnɡ dāo]
装在滑冰鞋底下的钢制刀形器具 。
4、涣然冰释[huàn rán bīnɡ shì]
像冰遇热消融一般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5、履霜坚冰[lǚ shuānɡ jiān bīnɡ]
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 。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2. 古代怎么有冰 炎炎夏日,古人是怎样防暑的呢?他们的方法之一,就是藏冰 。
顾名思义,藏冰就是把冬季的天然冰块储藏起来,待来年暑天使用 。冰块的储藏并不复杂,深凿井洞,置冰其中,再以土厚掩就成了 。这种藏冰的井洞古人称之“冰窖” 。一个冰窖的储量往往很大,1976年,秦雍城遗址考古曾发现春秋时冰窖一座,其藏冰量竟达190多立方米 。
我国藏冰历史久远 。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藏冰就成为一种制度 。《周礼·天官·凌人》云:“凌人,掌冰 。正月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 。”入春以后,气温渐高,冰会逐渐融化,所以要把估计用冰的三倍存入冰窖,故称“三其凌” 。《诗经·豳风·七月》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与凌阴 。”这里的“二之日”,指周历正二月,即夏历十二月 。诗句所写,就是在最冷的季节里奴隶们凿冰、藏冰的过程 。
古时藏冰是有选择的 。为了保证冰的质量,古人多在深山溪谷中取冰,同时,对冰的尺寸也有一定要求 。《唐六典》卷19载:“每岁藏(冰)一千段,方三尺,厚一尺五寸 。”清人杨静亭《都门杂咏·冰窖》诗云:“寒夜截来三尺阔,沿河高耸水晶山 。”可见必须三尺以上的冰,才能长期存放 。
藏冰耗费巨大,要经过开采、运输、按期保养等程序,非一般人力能及 。所以,古时除少数富家,多为皇家或官府经营 。自周朝以后,各代均有专门机构负责藏冰,以保证皇室夏季用冰 。各代一般是由皇膳部门负责“藏冰食料之事” 。
正因古时藏冰不易,故尤显其贵重 。因此,皇家的藏冰,除了自用外,也常分赐诸大臣和官府,史称“赐冰”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极高的待遇 。《太平御览》引《邺中记》云:后赵时,石季龙于冰井台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 。古人对皇帝赐冰深感荣耀,还留有许多咏赐冰诗作 。韦应物《夏冰歌》云:“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杜甫《多病执热奉怀李尚书》诗云:“思沾道 黄梅雨,敢望宫恩玉井冰 。”南宋时,每当暑月朝会,皇帝总要临阶赐冰,以示恩惠 。元代也有赐冰之事,萨都刺《上京杂咏》诗云:“上京六月凉如水,酒渴天厨更赐冰 。”清代,朝庭则印发冰票给各官署,由工部负责,按数领取 。但一般小官,是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
唐以前,私人藏冰极少,故《云仙杂记》说唐代“长安冰雪,至夏日价等金壁” 。大约宋、明之际,私人经营性质的藏冰开始出现 。《梦粱录》记载宋代茶嗣于“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西湖老人繁胜录》也载杭州“富家散暑药冰水” 。这些说明,宋代已有私人藏冰并用于经销冷饮 。到了清代,商业藏冰大有发展,出现了专门经营藏冰的“冰户” 。官府也向“冰户”派购用冰,称为“冰差” 。据记载,清乾隆年间,天津耿姓富盛冰窖最为有名,官府发给龙票一张(带有龙形符号的官方文书),许其在河中取冰,不纳捐税,等于徭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