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的拼音怎么写的

1. “汗滴”近义词有哪些 汗滴近义词有:汗珠、汗水 一、汗珠[ hàn zhū ] 释义:呈水珠状的汗水 。
也叫汗珠儿 。出处:茅盾 《子夜》十六:“黄豆大的汗珠从他额角落下 。”
二、汗水[ hàn shuǐ ] 释义:汗(指较多的):~湿透衣衫 。出处:陈登科 等《破壁记》第七章:“这一片桃园是柳岗大队男女老少用汗水浇灌起来的 。”
三、汗滴[ hàn dī ] 释义: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呈水滴状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头上热气腾腾出了黄豆大的一脑门子汗滴子 。”
四、汗拼音: hàn 释义: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五、滴拼音: dī 释义: 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水穿石 。
汗往下直~ 。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眼药 。
~上几滴油 。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 。
水~ 。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汗 。
两~墨水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点滴[diǎn dī] 形容零星微小:重视别人的~经验 。
这批资料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 。2.滴沥[dī lì] 拟声词 。
水往下滴 的声音 。3.滴灌[dī guàn] 灌溉的一种方法,使水流通过设置的管道系统缓缓滴到植物体的根部和土壤中 。
【汗滴的拼音怎么写的】 4.滴定[dī dìng] 化学容量分析中,为了计量被测物质的含量,将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入被测物质的溶液里 。反应终了时,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 。
5.滴水[dī shuǐ] 〈名〉一滴一滴的水 。
2. 汗字的拼音是谁创造的,他们怎么知道每个字要该怎样发音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标准的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在教学生字时,常使用两个常见的字进行反切或直拼出这个生字的读音 。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 。由于古代没有标准的拼音方案,致使很多汉字古代的读音与现在的读音完全不同 。给中华民族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是一个外国人 。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 。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 。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 。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 。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 。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