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 中医"吃春"经典秘籍

春分时期,我国南北气温都升到零℃以上,万物进入春生阶段,正是“春飞桃杏开,蝶舞蜜蜂来”,农村开始忙碌,小麦已进入返青阶段 。春分节气,我国不少地方的群众都有在这一天“立蛋”的习俗,以庆祝春天的来临 。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节,农历日期不固定 。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
春分养生
古言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我们要注意餐饮,把握好养生的好时机 。不过,当人体新陈代谢不协调时,体内会出现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致使早衰和疾病的发生 。尤其在春分时节,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高峰期,但春天多变的气候又会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 。为此,专家建议,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在春分时节调理机体平衡阴阳 。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 。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 。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 。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 。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或是饮用电解质丰富的饮料,如宝矿力水特,也是春季的佳饮 。
八种食物打造“吃春”秘籍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俗称吃“春”,下面就将“吃春”秘籍献给热爱美丽和美食的你 。
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 。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 。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 。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
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 。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 。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
春芽
春日食春芽 。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 。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 。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
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 。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 。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 。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 。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 。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
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 。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 。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 。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 。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 。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马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