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兴,很多都是这种含有喻义、引起联想的画面 。比和兴都是以间接的形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后世往往比兴合称,用来指《诗经》 中通过联想、想象寄寓思想感情于形象之中的创作手法 。
3. 桃之夭夭 <;诗经·周南·桃夭>
【原文】
桃之夭夭①,
灼灼其华② 。
之子于归③,
宜其室家④ 。
桃之夭夭,
有蕡⑤其实 。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⑥ 。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
【注释】
①夭夭:桃树含苞欲放的样子 。②灼灼:花开鲜明的样子 。华:花 。③之子:指出嫁的姑娘 。归:女子出嫁 。④宜:和顺,和善 。室家:指夫妇 。⑤焚(fé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⑥榛榛(zhēn):树叶茂盛的样子 。
【译文】
桃树含苞满枝头,
花开灿烂如红霞 。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桃树含苞满枝头,
果实累累坠树丫 。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桃树含苞满枝头,
桃叶茂密色葱绿 。
姑娘就要出嫁了,
夫妻和睦是一家 。
【读解】
一首简单朴实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就像我们现在熟悉的、谁都能唱的《一封家书》、《同桌的你》、《小芳》一类的歌 。魅力恰恰就在这里 。
它符合天地间一个基本的道理:简单的就是好的 。
正如女子化妆,粉黛轻施的淡妆总有无穷的神韵,没有的地方总觉得有,有的地方总觉得没有 。浓妆艳抹,厚粉浓膏,不仅艳俗,而且拒人于千里之外,让人疑心厚重的脂粉底下有多少真实的货色,或许卸下妆来是半老徐娘一个或满脸雀斑 。
简单是质朴,是真实,是实在,是亲切,是萦绕心间不能忘却的情思 。刻意修饰是媚俗,是虚伪,是浮泛,是浅薄,是令人生厌,是古人常说的恶俗 。
简单质朴既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也是艺术的一种境界,并且是至高的境界 。
4.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小篆怎么写,谢谢各位 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 。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 。该诗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片断 。
《桃夭》毛诗,毛诗即诗经,序:《桃夭》,后宫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墼民也 。
5. 《桃之夭夭 菊之萧萧》300字周记该怎么写 白云青山外,幽谷一线间 。水失山色淡,令奴心未安 。奴名唤夭夭,家住桃花边 。世代居于此,流落人世间 。
君言夭夭年纪小,只明山色未晓人间愁怨事多少 。夭夭泪潋链,执君之手,何苦知那俗事将心扰 。君言不如意,山色虚无不如十年寒窗一举功名好 。夭夭不敢视君目,君目已忘桃花山上春来早 。夭夭何尝盼堂皇 。君意夭夭不明了 。
月下叶露湿,枝动鸟惊鸣 。遥听风扶树,疑似金步摇 。
夭夭辞君难,却知君意坚 。明日别君后,几时能相间 。著我旧时袍,镜前三四量,而中细银铛,山前别君去,望君已悲伤 。
誓不忘 。君轻言 。吾名如若入皇榜,必迎夭夭桃树前 。与吾共赏花开花谢,与卿共忆往昔桃花永不别 。
不忘君之言,涕泪已沾裳,夭夭何尝盼堂皇,君意夭夭不明了 。
君去三年未曾返,念君不知何以堪,夭夭寻君如皇城,却不知君已何处往 。忽闻锣鼓响,君已为官马上骄,夭夭既见君,喜极泪湿衫,难奈车马涌,夭夭心难安 。君著红装袍子,未见夭夭只闻名声好,夭夭未曾驻君心?君意夭夭不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