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隶书怎么写

1. 比字的行书写法 比 bǐ〈动〉 (1) (会意 。
从二匕,匕亦声 。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 。《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
本义:并列;并排) (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 (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 比较;考校,核对 [compare;contrast] (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 及,等到 [arrive] (9) 比拟 [draw an analogy;liken to] 。
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 等同[be equal to] (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 。
具备 [possess;have] (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 。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词性变化 ◎ 比 bǐ〈形〉 (1) 接近;亲近 [intimate] (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 (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 (4) 又如:比甲(马甲) (5) 和谐 [harmonous] ◎ 比 bǐ〈名〉 (1) 比喻,比方 [metaphor] 。
【比的隶书怎么写】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3) 姓 ◎ 比 bǐ〈副〉 (1) 皆,都,同等地 [all] (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 (4) 近来 [lately;recently] ◎ 比 bǐ〈介〉 (1) 比起 [than] (2) 又如:他比你高 (3) 为;替 [for] (4) 及,等到 [till] 组词: 比拟 bǐnǐ (1) [compare;match]∶修辞手法的一种,包括拟人、拟物 (2) [analogy]∶对比,比较比赛 bǐsài [match;competition;contest] 在竞赛中比较高低比量 bǐliang (1) [measure roughly]∶不持尺而大致比划度量 (2) [have a competition]∶较量 。
2. 米草书,行书,篆书,楷书,隶书怎么写 篆书:秦代李斯 。
隶书:东汉蔡邕 。
楷书:主要在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 。
行书代表:东晋书圣王羲之、宋代文学大家苏轼等 。
草书:张旭和怀素
这些是代表人物 。
我觉得应该先从隶书学起,毕竟大部分都是隶书演变而来的 。
隶书注重蚕头燕尾,即便是写难看了,也可以写出特殊的韵味,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古拙一词,用来形容隶书,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
要写好毛笔字必须掌握好笔法和字法!
执笔
苏东坡先生说过:“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据说当年苏东坡先生的握笔方法和现代钢笔的握笔方法如出一辙 。)
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食指捏笔的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夹肉之际抵在笔杆的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把笔往外推 。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 。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练习画直线和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写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