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20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旋即成为考古界的焦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丰富多样,除了利苍夫人辛追之外,最有价值的当属汉代的帛书了。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帛书《老子》乙本,与《黄帝书》同抄在一卷整幅的帛上,幅宽48厘米,整卷叠放在漆奁盒内,因出土时受到棺液浸泡而沿折痕断裂成大小不一的长方形帛块。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老子》乙本是字体比较规范的隶书,其风格与《老子》甲本大异其趣,但内容基本相同。全卷均用朱丝栏墨书,共252行。“《老子》的成书年代在战国以前,虽然此书的成书时间现在还有争议,但至少成书于战国是不会有问题的。”由此来看,《老子》乙本距今至少2000年了。帛书字形以扁平为主,横画呈一种向右上倾斜的棱形结构,笔画方劲,左波右磔,伸敛自如,隶法严谨。章法则行距渐紧字距较开,布局整齐匀称,是一种基本定型的汉隶字体。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隶书是文字史上从难到易,从繁到简,甚而进化论式地转化为实用性极强的一种实用文字。”西汉,在文字演变和书法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一方面,小篆演变为隶书已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另一方面,旧文字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变,新文字的产生仍带有祖上的遗传基因,也就是留有旧文字的痕迹,这在帛书《老子》乙本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隶书的产生不是汉代才有,早在秦代已有隶书。从出土的古钱币“秦半两”就可看出隶书的笔意。从湖北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四川青川木牍、甘肃天水放马滩1号秦墓出土竹简来看,秦统一六国之前就有大篆向隶书演变的过渡性字体古隶的存在。到了西汉,文字已是由篆向隶过渡演变的关键时期,这时隶书已初步成型,变曲画为直笔,化圆弧为方折,出现了波磔和蚕头燕尾的笔法,形成了纯点画的字体,字形由长方变为扁平,少数字仍带篆书结构。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整篇观看帛书《老子》乙本,气魄雄强,刚健古朴,笔法规范,显然已是一种初具规模的、比较标准的、书写规范的汉隶字体。古铜色绢帛,朱红色丝栏,墨色清晰,字体秀丽,行距渐紧而字距较开,书写非常整齐雅致,但时不时出现一笔重的拖笔,或捺画重笔,或称肥笔,这种重笔的出现“破坏”了原来的整齐感,但它又使整个作品生动活泼起来。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长沙马王堆墓属古楚文化范围,从书写的文字内容来看,书写者是有一定文化素养者,因而帛书透出一种儒雅秀逸的文人气息,再加上楚文化那种独有的浓郁的浪漫气息,虽然在书写过程中大多是率意而为,但笔画的飞动感、线条左右飘逸之情是后世难以企及的。这与居延汉简中透露出来的下层士兵那种豪放粗犷、点画粗细对比强烈以及点画长短不齐的一纵一敛形成的跌宕感、奔放感是极不相同的。墨迹|马王堆出土2000年前墨迹,书法典雅古朴,原来隶书是这样来的
文章插图
帛书《老子》乙本的发现再次弥补了长期以来从秦小篆向东汉隶书演进过程中所存在的实物作品之匮乏。帛书《老子》乙本属西汉前期隶书,书体仍然带有篆意,但用笔已从圆转向隶书的方笔转变,横画略向右上方斜出,稍显波磔,用笔粗细、轻重相兼,尤其是捺笔厚重有力,已具有早期隶书的古拙质朴风格而在字与字之间,分行错落,结字匀称,显示了良好的整体章法效果,堪称前期隶书作品的典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