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建国以来 , 全国各地陆续出土大量中医文献;专家将其出土年代划分为三个时间段;从海量文献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 其中一个从中医文化方面 , 表现出人们思想上的转变;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本文图片

从上个世纪初开始 , 中医文献在我国各地均有出土;最具代表性的是 ,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数万件文书文物 , 其中含有不少医药文献 , 即今"敦煌吐鲁番医药文书"的主体部分;这些文献主要为隋唐五代时期的文书;它们是与中医药相关的出土文献最早的发掘;专家们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出土文献研究发展的梳理 , 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1972年 , 各地出土文献件较为分散 , 所以工作以零散研究为主 , 加上技术较为落后 , 中医领域研究进展非常缓慢 。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本文图片

第二阶段为1973-2011年 , 这一阶段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中医竹简为代表 , 医学界逐渐开始重视 , 并投入对中医的研究 。
第三阶段为2012年以来 , 中医在国内、国际影响力增大 , 国家对其投入增多 , 中医出土文献研究成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药文化研究的"显学" 。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在这三个阶段的研究过程中 , 随着更多出土文献的发现、整理与刊布简牍学研究不断深入 , 专家发现出土的中医文献有这样几个特点: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本文图片

第一 , 范围广、时间跨度大;从有文字记载的时间开始 , "医"、"生"、"死"等字眼就已经出现;河南发掘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 , 就发现有这一点;先秦时期出土的竹简里 , 则出现更多关于"疾病"的记载;1949-1992年 , 在敦煌地区出土、敦煌研究院收购以及敦煌市博物馆文物普查中 , 获得大量有关医药简帛;为与建国前发现的敦煌汉简以示区别 , 学术界称之为"新敦煌汉简" , 其内容涉医研究以校释为主 , 涉及新、旧汉简及吐鲁番医药文献 , 发掘成果较为丰硕;而且专家发现 , 每个地方的中医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 东西南北地理环境差别很大;各地中医文化的差别充分表现出古人"因地制宜"的思想 , 这也是中医的特点之一 。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本文图片

第二 , 中医文献中生僻字较多 , 让众多研究学者望而却步;一直以来中医出土文献之间或与传世文献间的互证研究较为薄弱;中医出土文献因文字的缺失、字词古奥 , 令很多学者以及公众犯难 , 认为中医出土文献曲高和寡;但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掘与整理出版 , 为这一研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素材 , 已逐渐受到了学者的重视 。
文献|出土的中医文献,专家将其按年代划分,并从中总结出三个特点
本文图片

第三 , 早期中医和巫术联系紧密;比如 , 1978年 , 在湖北江陵天星观出土的楚简 , 涉及疾病吉凶的卜筮;1990年 , 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温泉镇尹湾村出土的简牍 , 内容涉及问病 , 占测疾病、生子等;1986年 , 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涉及疾病、生子、巫卜问病等内容;专家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 , 中医里关于占卜的理论多见于先秦时期的竹简;也就是说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由完全信天命到轻天命、重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