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水位上升之谜-里海的地质特征

【里海水位上升之谜-里海的地质特征】 里海(Caspian Sea),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属性为“海迹湖”,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是里海拥有和海洋一样或相似的生态系统 。海运业发达 。里海表面约低于海平面27米 。靠近南面,最大深度为1,025米 。里海经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可以到达亚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根据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运河’计划未来将启动,直接连接黑海和里海,为里海沿岸国家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和制衡里海水位 。

里海,俄语作Kaspiyskoye More,波斯语作Daryaye Khezer 。海的东北为哈萨克斯坦,东南为土库曼斯坦,西南为阿塞拜疆,西北为俄罗斯,南岸在伊朗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属海迹湖 。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 。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 。面积约386400平方公里,相当全世界湖泊总面积(270万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积总和(24.5万平方公里)还大出51% 。湖水总容积为76000立方公里 。里海湖岸线长7000公里 。有130多条河注入里海,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从北面注入,3条河的水量占全部注入水量的88% 。里海中的岛屿多达50个,但大部分都很小 。海盆大体上为北、中、南三个部分 。

最浅的为北部平坦的沉积平原,平均深度4至6米 。中部是不规则的海盆,西坡陡峻,东坡平缓,水深约170至788米 。南部凹陷,最深处达1024米,整个里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积量达7.6万立方公里 。海面年蒸发量达1000毫米 。数百年间,里海的面积和深度曾多次发生变化 。里海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系,火车可以直接开到船上轮渡到对岸 。里海在这一地区交通运输网中以及在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中也具有重大意义;其优良的海滨沙滩日益被用作疗养和娱乐场所 。

里海位于高加索山脉以东,制约着中亚巨大、平坦的土地 。

里海的水位

里海的水位,7月最高,2月最低,北部水位高低之差为2~3米,中部和南部仅有20~50厘米,最大也不超过1.5米 。里海的水温,夏季南北水域基本相同,为26℃左右 。冬季北部水温0℃以下 。南部的平均温度为8~10℃,北部浅水区每年冰期2~3个月 。里海的风增减水十分显著,伏尔加河三角洲海域,有时风减水达4~5米,风增水也可达2米 。

里海位于荒漠和半荒漠环境之中,气候干旱,蒸发非常强烈 。据统计,里海每年的进水总量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则为361.3立方公里,进得少,出得多,出现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会逐步下降 。1930年湖的面积为42.2万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经缩小到37.1万平方公里了 。

水位的长周期和超长周期的显著变化是里海最引人瞩目的现象 。里海研究较吸引人的方面为依据考古、地理和历史方面的证据再现许多世纪中的长期水位变动 。研究证实,里海水位变动幅度似乎从西元前1世纪以来至少达到7米 。这些长期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决定水的补给(河流注入与降水)和损失(蒸发与流往卡拉博加兹戈尔湾)之间平衡的气候条件 。7~11世纪间,出现较低水位 。里海19世纪初期的水位要比4000~6000年前的水位低22米 。1930~1957年间,由于伏尔加河上建水库,工农业过量用水,气候干燥等影响,致使水位又下降 。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里海水位保持在-28.5米左右 。在90年代初,里海海面低于海平面27米 。水位季节变化大,春夏高而冬季低,年变幅可达33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