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伐为何每次都功败垂成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 。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 。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祖逖、桓温、刘裕三人的先后北伐 。
首先北伐的是东晋名将祖逖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 。西晋末年北方大族,曾与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人同被共寝,闻鸡起舞,志向宏远 。永嘉之乱后,祖逖率亲党数百家渡江,居于京口(江苏镇江) 。。在东晋建国前,他就向司马睿请求北伐,被任为豫州刺史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率部曲百家渡江,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 。当时中原郡县系统已经崩溃,到处都是坞壁,祖逖采取灵活策略,招抚坞壁,屡破石勒,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当祖逖练兵积谷,为进取河北做准备时,晋元帝司马睿担心祖逖的发展对他不利,遂任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北方六州军事,节制祖逖 。祖逖眼看北伐无成,忧愤成疾,死于军中 。祖逖死后,东晋内部连续发生王敦和苏峻之乱,朝廷忙于平乱,无暇北顾,石勒乘机占领了河南,晋军被迫退到淮南,祖逖北伐的成果也化为乌有 。
永和元年,东晋王朝任命桓温为荆州刺史,握长江上游兵权 。次年(346年),桓温乘成汉政权腐败,内部不稳之际,率军沿江直上,率军入蜀 。永和三年(347年),桓温灭了氐人李氏的汉国,平定蜀地,声威大振 。桓温(312-373),字元子,东晋大将,龙亢(今安徽怀远)人 。娶晋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拜驸马都尉,曾率军三次北伐,欲收复中原 。永和五年,北方再度混乱,桓温多次请求北伐 。六年,朝廷以扬州刺史殷浩为中军将军、都督五州诸军事,并委以北伐重任,企图以此对抗桓温 。可惜殷浩大败而回,后更被免为庶人,由是内外大权遂集于桓温一身 。
永和十年(354年),桓温首次北伐前秦,他亲率步骑四万余人,连破氐族苻健军,直抵霸上(今陕西长安东) 。当地居民「持牛酒迎温于路者十八、九,耆老感泣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晋书·桓温传》)桓温因军粮不继,未能攻克长安,退返襄阳 。永和十二年,桓温第二次北伐,击败羌族贵族姚襄,收复洛阳 。隆和元年(362年),桓温向晋穆帝建议还都洛阳;又建议自西晋末年南迁的土庶人等,一律返回故乡 。但上自皇帝下至达官贵人,均安于江南一隅,不愿北还,纷纷反对 。桓温的建议未被采纳 。前燕趁东晋大臣相互猜忌和牵制之际,占领洛阳 。第三次北伐是在太和四年(369年),桓温率步骑五万人大败前燕军,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 。
可是前燕得到前秦的支援,截断了晋军的粮道,桓温只得退兵 。在退兵途中,晋军遭到前燕骑兵的追击,死伤三万人 。太和六年(371年),桓温废帝奕为东海王(即海西公),改立简文帝,自己则以大司马镇姑孰专擅朝政,不久病死 。东晋末年,北府将领刘裕控制朝政 。占据山东地区的鲜卑慕容氏南燕政权,此时便乘东晋衰乱之际屡次侵扰东晋边境 。义熙五年(409年)二月,慕容超大掠淮北,刘裕兴兵北伐 。
四月,率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越大岘(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次年攻破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收复青、兖两州,追获慕容超,斩首建康 。七年(411年),镇压卢循起事军 。八年(412年),消灭了刘毅,以及可能形成威胁的诸葛长民、晋朝宗室司马休之等,清除异己势力,巩固了后方 。九年(413年),西攻谯纵,收复巴蜀 。十二年(416年)后秦主姚兴病卒,子姚泓继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