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重|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和美貌,为何张爱玲却恨透了她!

众所周知,张爱玲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才女,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是上海滩大红大紫的女作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出现“张爱玲热”,如今更是有着难以胜数的“粉丝”。但鲜为人知的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也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女性,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和美貌,张爱玲却曾经恨透了她。在不少人眼中,张爱玲是一位才貌双全的民国名媛,其实她的母亲家世也颇为显赫。黄逸梵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黄翼升的孙女、广西盐法道道台黄宗炎的女儿。黄家明朝时由广东搬到湖南,黄逸梵的生母是长沙附近的农家女,嫁给黄家做妾,1896年生下黄逸梵和她的双胞胎弟弟,时黄宗炎已死于广西任上,不久这位农家女也过世,黄逸梵姐弟由大太太带大,饱受男女不平等之苦。然而,黄逸梵却是一个勇敢的新派女性,林纾翻译的浪漫小说,五四时期的风朝对她的人格都有着很大影响。她缠过足,但思想很解放。20年代她出国留洋,夏志清教授称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子。张廷重|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和美貌,为何张爱玲却恨透了她!
文章插图
黄逸梵的相貌与众不同,她的皮肤不是那么白,头发也不是那么黑,但是五官很精致,看上去有点像拉丁裔女子。长成后,她嫁给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外孙、清末清流派代表人物张佩纶的儿子张廷重,一对金童玉女的结合可谓羡煞旁人。然而,婚姻并没有给黄逸梵带来好运。张廷重虽有些洋绅士的做派,对于五四以来的文化也不完全排斥,但他热衷于抽鸦片、逛妓院;在家里叫条子,在外面另建小公馆,讨姨太太,这一切都让一心向往独立自由的黄逸梵所不能忍受,夫妻间的争执也就不可避免了。1924年,黄逸梵以陪小姑子张茂渊去英国留学为由,抛下4岁的女儿张爱玲和3岁的儿子张子静去了英国。黄逸梵到英国进了一所美术学校学油画,却因此展现出了她在美术方面不错的天分,并因此结识了徐悲鸿、蒋碧微、常书鸿等人。黄逸梵和张茂渊这对姑嫂在当时的留英学生中颇有名气。除了油画画得不错,黄逸梵还以装扮时髦、风度优雅令当时的中外人士纷纷称赞。张廷重|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和美貌,为何张爱玲却恨透了她!
文章插图
就在黄逸梵在西欧春风得意时,远在国内的丈夫却写信恳请她回国了。由于无节制地吸食鸦片、注射吗啡,张廷重身体极度羸弱,看上去随时会死去。虽然黄逸梵一度非常厌恶丈夫,但或许是出于对张廷重的怜悯,又或许是考虑到儿女已到了入学的年龄,需要好好接受教育,她还是在1928年回国了。黄逸梦及时地把张廷重送进医院,驱走了死亡笼罩在家人心头的恐怖,之后他们全家搬进了一所叫宝隆花园的漂亮的欧式洋房。黄逸梵和张茂渊对家庭进行彻底的欧式改革,重新安排室内摆设,使得房屋设施和家庭气氛都焕然一新。张茂渊每天都练习弹钢琴,黄逸梵有时就立在其身后轻轻地唱,她时常在家里作画,有时也给女儿讲一点绘画的常识,她对色彩的敏锐感悟传承给了女儿,张爱玲长大后写文章称这个时期的家为“红的蓝的家”。张廷重|她给了张爱玲惊世的才情和美貌,为何张爱玲却恨透了她!
文章插图
黄逸梵不仅进行家庭改革,而且对女儿未来的个人形象施以设计,那就是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与新世界相适应的西方化的淑女。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仪表修养等各个方面都对女儿进行严格的教导和训练,如不允许张爱玲穿土气的中国旧式衣服而改穿式样新颖的洋装;让她每天学画画、念英文,并且亲自为她朗读《小说月报》上的新文学作品;让张爱玲随一个俄国女人学弹钢琴,不管女儿是否真的乐意学;有时带女儿去听音乐会,即便听不懂也必须安静地坐在位子上,因为这是训练淑女的一项重要内容。黄逸梵不顾丈夫的极力反对,中断了女儿的私塾教育,送她进了一所教会学校,还把她的英文名字依谐音翻译成中文,取名“张爱玲”。黄逸梵作为母亲,为女儿的前途命运可谓尽心尽力。可以说,正是由于黄逸梵坚持让女儿接受中西合璧甚至更偏重于西方理念的教育,才使得张爱玲后来展现出惊世的才情。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未赢得女儿对她的依恋。张廷重住院前曾答应戒掉鸦片,不再纳妾,出院后却并不遵守诺言,尤其是他不拿出钱来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