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红星书评丨当我们谈论人类社会时,为什么说“人像蚂蚁”?
当我们谈论人类社会时 ,
【分工|红星书评丨当我们谈论人类社会时,为什么说“人像蚂蚁”?】为什么说“人像蚂蚁”?
文丨董芳
人像蚂蚁 。 这个古老的比喻 , 几乎和“比喻”本身一样古老 。 我们像蚂蚁一样分工合作 , 像蚂蚁一样群聚 , 像蚂蚁一样组合成社会 。 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 , 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巧妙的一一对应 。 人像蚂蚁这个比喻似乎可以重写成:人类“是”(复数的)蚂蚁 。
《蚂蚁社会》一书的作者是德国锡根大学教授尼尔斯·韦尔贝 , 他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 , 乃至电影文本出发 , 探索了人类与蚂蚁之间的类比的迷人历史 , 展现了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
在本书中 , 蚂蚁作为一面镜子 , 反射出了人类的历史、当下和前景 。
文章图片
蚂蚁之所以令人着迷 , 似乎在于它们用比人类更简单的方法 , 在社会协调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 人类直到几百万年后才在文化发展的媒介中取得了这种成就 , 但从未像蚂蚁那样发展出无比高效的社会形态 。
霍布斯、赫胥黎、马克斯·韦伯、卡尔·施密特、恩斯特·云格尔、道金斯……无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 , 乃至作家都曾试图通过蚂蚁来探索文明的最佳前景 , 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 , 将蚂蚁的这种成就复制得更为彻底 。 我们可以在《利维坦》《美丽新世界》《自私的基因》《失控》《蚁丘》这些巨著或畅销书中 , 找到这种尝试的蛛丝马迹 , 最具实证精神的分析也好 , 最狂野荒诞的想象也罢 , 探索从未停止 。
从古希腊的寓言开始 , 蚂蚁就被用来比喻人类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然界中 , 只有蚂蚁、蜜蜂等少数动物和人类一样 , 合作“完成一项工作” , “组成一个社区” , 都属于“发自天性”要成为一种“建立国家”的“动物” 。
而与其他动物相比 , 蚂蚁在进化上压倒性的力量据说源于它们的社会性分工“合作” 。 博物学家埃利亚努斯和老普林尼都曾将蚁穴描绘成有街道、楼房、仓库、市场的城市 , 并且热情赞扬蚂蚁“不知疲倦、热爱工作” 。 蚂蚁分工合作的“天性”也被认为是共和制在自然界中的某种应证 , 成为古典政治学中的乌托邦 。 这个过程中 , 蚂蚁的社会性昆虫形象逐渐与人类重合 。
但我们依然无法复制蚂蚁的成功 , 蚂蚁的很多特质似乎是人类无法模仿的 。 比如在蚂蚁社会中 , 蚂蚁们自然而然地结成队伍、形成分工、完成任务 , 没有人下达指令 , 没有人吆五喝六 , 每个人都是绝对平等的单元 , 换句话说 , 蚂蚁社会不存在“精英” , 没有等级 , 没有中心 , 只有分工 。
另外 , 正如克鲁泡特金在《互助论》中所描述的 , 蚂蚁的行为从根本上讲是利他主义 , 一切为了社群的利益——我们在观察蚂蚁时 , 也是以群体为对象 , 很难分辨一只蚂蚁的特性 , 或者说它根本没有特性——这一点在人类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
现代研究已经转向了昆虫学的其他可能:如果问题能够随时随地得到解决 , 而不是依赖命令和控制?为了处理个体完成不了的任务 , 组成一个与待解决问题相适应的团队 , 问题解决 , 团队解散 , 并为后面的任务再度合作做好准备 。 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方式 , 灵感依然来自蚂蚁 , 被称为群体智慧 。 新的群体研究 , 即通过简单行动者的合作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证明了 , 利他主义不是必须 , (信息)流通才是 。 这一点已经在我们互联网化、云化的现在世界初见端倪 。
- 定义|让孝成为时代之光 “孝子日”首次设立,红星美凯龙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孝”
- 付强#科幻获奖作品被改编成剧本杀,红星新闻记者沉浸式体验……
- stmutepc1800!红星专访|邓乐:动态雕塑“生命的律动”让冬奥村升旗仪式永不落幕
- 书评|书评|每一颗水滴都属于故乡的大海
- 唱词|红星独家|袁庭栋:孤本《成都市新景志》现介绍成都街道最详唱词
- 书评|波兰科幻先驱莱姆:如果没有智慧,人类本可以进化得更完美
- 春晚!红星“春晚”演绎红星“花样年华”
- 未来|微书评
- 陈子昂|红星专访丨胡亮:读《关于陈子昂》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和启发
- 年谱|红星专访丨胡亮:读《关于陈子昂》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