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性恋倾向该怎么办

凡是谈到人类的性动机或性驱力时,总是把对象定义为异性,同性恋的情形则不同 。同性恋者性动机的对象,不是异性,而是同性;是同性别者之间,彼此感到性的吸引,甚至发生性的行为 。那么有了同性恋倾向该怎么办呢?同性恋心理表现有那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对同性恋最早的印象是很多年前堂姐一脸兴奋的对我说:“你知道吗?同性恋是遗传造成的 。”当时的我们只是将同性恋看做是怪胎 。同学们喜欢聚在一起嘲笑那个总是和女生混在一起玩的男孩,“他是同性恋” 。我们不在乎他们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不在乎他们今后的生活会不会有困难,只是觉得有趣 。但现在,我们自己的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陆续出柜,我们才意识到原来同性恋是这么大的一个群体 。
写到这里,我回头问了下我的室友,“你身边的同性恋多吗?就认识的 。” “多啊 。” 她随口回答 。“他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点?”“嗯,不好说……要说的话,就是他们都很文艺 。” 她在“很文艺”那里着重强调了一下 。“就是很潮,是不是?” “嗯,就是他们都会很注意自己的形象……”
同性恋会格外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几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了 。而且,这一点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也已被证实了 。中就有指出:男同性恋相比异性恋在身体不满意度和身体监管等方面得分显着偏高 。当他们在评价他们自己或其他男性时,也更倾向于关注表面和外部表现 。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格外关注自己外表的人是有同性恋倾向的 。
同性恋的成因非常复杂,大众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同性恋就是遗传的,天生的,没法改变的 。之所以这样的解释这么被认可,我想可能是因为这样的解释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不同性取向的人群之间的冲突 。对同性恋者来说,他们能更好的接受自己——这是天生的,不是我的错,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我不用做任何改变 。对其他人,他们也能更好的接受同性恋,因为同性恋不再是一种病态,而只是如不同肤色一样的不同类型的人 。
#春光乍泄剧照
【有同性恋倾向该怎么办】然而,心理学却对同性恋的成因给出了很多不同的解释,然后这些解释并没有一个能够完全的解释清楚这个现象,但这些不同的解释加在一起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看清这个现象的成因 。这些解释在现在看来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神经生理 。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弗洛伊德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阶段固着的表现 。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幼儿会对异性家长产生本能的性欲渴求,同时对同性家长产生敌对感 。如果能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那么个体的性取向就能正常发展,否则个体将可能产生性欲倒错 。这个理论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事例,如某些和母亲关系格外亲密的男性,最后找到一个类似于父亲角色的同性做自己的伴侣 。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同性恋的形成更多的是一种适应和学习的过程,主要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来塑造 。例如,有的个体在异性恋经历中遭遇了挫折而在同性恋的经历中得到的满足,那么他/她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同性恋 。又或者,如果一个个体的第一次性行为是由同性引发的,并有一定强度的亢奋,(小壹注:或者由于环境的限制,身边都是同性,如男校、女校、军队,一旦与同性发生关系并体验到强烈的快感),那么他/她就有可能在性与同性之间建立起联接,从而发展成为同性恋 。这个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一些人突然发生性取向转变的现象 。
在人类的性史上,同性恋一事古已有之 。自从基督文化兴起后,同性恋行为被列为禁忌,认为同性相恋,违反上帝的旨意,同性恋者一旦被发现,即遭受严重惩罚 。上世纪以来,即使对同性恋的禁忌稍宽,但到60年代末期为止,在精神医学上,一直将同性恋当做性变态来处理 。70年代开始后,一方面由于同性恋者对人权的争取,另方面经心理学家的研究,一般人对同性恋的偏见,总算有了改变 。因此,美国精神医学会在1980年出版的心理异常诊断统计手册内,已将同性恋从心理疾病的名单中删除 。不过,在我国,同性恋基本上还是个很忌讳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