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丨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解惑丨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本文图片

《论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 将“匹夫之志”与“三军之帅”相比 , 反应出孔子对“志”的高度重视 。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 , 齐景公曾问孔子:“昔秦穆公国小处辟 , 其霸何也?”孔子回答的第一点就是“其志大” 。 孔子所说的“志”有何含义 , 他为何如此看重“志”?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孔子和弟子谈论“志”的对话:
颜渊、季路侍 。 子曰:“盍各言尔志 。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 , 与朋友共 , 敝之而无憾 。 ”颜渊曰:“愿无伐善 , 无施劳 。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 ”子曰:“老者安之 , 朋友信之 , 少者怀之 。 ”
子路直率慷慨 , 愿和朋友分享自己之物 , 此为“义者之志”;颜回追求崇高的道德修养 , 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 , 此为“谦者之志” 。 子路和颜回都有高尚的品德 , 然而二者之志都属个人层面 , 在孔子看来 , 君子不仅应仁义谦逊 , 还要胸怀广阔、泛爱无私 , 将目光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 。 因此 , 当谈及自己的志向时 , 孔子说 , 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乐 , 朋友之间相互信任 , 年幼的人能得到关怀 , 这是“仁者之志” 。
志者 , 心之所之 。 《论语》记载 , 孔子曾多次论述过“志” , 常将其与“仁”“道”“学”等联系起来 。
【|解惑丨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子曰:“苟志于仁矣 , 无恶也 。 ”孔子认为要想使人向善去恶 , 最好的办法便是引导人们“志于仁” 。 唯有确立和坚守这种信仰 , 才能坚定意志、积善成德 , 成为品行高洁的君子 。 在儒家思想中 , 个人修养的核心 , 便是求仁和修德 。 “志士仁人 , 无求生以害仁 , 有杀身以成仁” , 危与命、得与义、道与食、道与贫 , 乃至生与死是君子时常遭遇的两难冲突 , 此时需要凭“志”来作出符合道义的选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 造次必于是 , 颠沛必于是” , 君子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 即使在身心劳顿和危难困厄情势下也不改其志 。
子曰:“志于道 , 据于德 , 依于仁 , 游于艺 。 ”“志于道”是孔子教导世人为人为学的基本原则 。 他认为人首先要立志修己 , 待道行、徳彰、仁成之后 , 方可游于艺 。 什么是“志于道”呢?孔子曾说 , “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从加强个人内心品德修养的修己之道 , 到把个人价值定位在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安人之道 , 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 , 即是把“志”指向“道” 。 “士志于道 , 而耻恶衣恶食者 , 未足与议也” , 在孔子看来 , 有远大志向的人 , 绝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 。 有志于道的人 , 一定会以身外之物为轻 , 以修身崇德、泛爱天下为重 , 如此才能在道业上有所成就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三十而立 , 四十而不惑 , 五十而知天命 , 六十而耳顺 , 七十而从心所欲 , 不逾矩 。 ”孔子十五岁便立志于学 , 以此作为修身的起点 。 他将“志于学”具体解释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把获取知识当成人生最大乐事 。 立志之后他便一世好学 , 曾说:“十室之邑 ,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 不如丘之好学也” 。 他能如此自信的原因 , 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学习:“三人行 , 必有我师焉” , “发愤忘食 , 乐以忘忧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当然 , 孔子立志于学 , 不是为独善其身 , 而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 因此他在“学而不厌”之后 , 还要“诲人不倦” , 这便是孔子“志于学”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