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宋朝的“奸商骗子”究竟有多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

宋代的商品经济可以说达到了我国历史的一大高峰,商品经济发达,自然也有很多副产物,比如说——奸商。宋代奸商的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以前的什么三鹿奶粉,黑心棉,还有所谓的“超级骗局”都完全不够看的,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宋代奸商骗子都是如何炼成的吧。宋太宗|宋朝的“奸商骗子”究竟有多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
文章插图
一、不买不是你性格宋代奸商们的欺诈手法可谓是花样百出,让人防不胜防,这里不妨给大家举举例子。宋代的奸商最擅长的技术就是缺斤短两,不过宋代的缺斤短两可比我们想的复杂的多。比如有人喜欢在秤砣上面做手脚,一斤本来是十六两,这货直接把一斤变成十四两,方法其实也不难,就是故意把秤砣造的很轻就行了。还有称米的容器,也是如法炮制,弄得大小不一,这招可谓经久不衰,直到电子秤普及之前还有不少人使用。不过这些都是小儿科,高级一点的就是往米里加水和往肉里注水了。注水肉早在宋代就已经是奸商的普遍招数,所谓:“湿米水肉,尤为人害”。如米贩宋翟永寿于半路得知“米价翔踊”,立刻“稻田取水润米”。可见注水这招也是这些“老祖宗”的发明。与此类似还有贩卖假酒,比如“有刘韩二酒家,刘氏颇平直,韩氏狗利,酒更多酸”可见早在宋代,就有人开始卖过期假酒了,还好那个时候还没甲醇,要不然恐怕危害更大。宋太宗|宋朝的“奸商骗子”究竟有多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
文章插图
比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比如卖油行业的人,他们擅长往油里面掺杂质,比如鱼膏等物质,而且还会趁着下料,可以说是和今天的化学方法不谋而合。还有利用花色相近,以次充好,比如用蒿草代替菊花贩卖:“今市人所买菊苗,其味苦烈,酒是野菊,其实篙艾之类,强名为菊类”。还有更可怕的,居然连河豚鱼都能造假:“汴中食店,以假河豚饷人”,还有用空的蛤蜊壳冒充蛤蜊贩卖的,可以说是让人防不胜防。当时这种造假贩假的行为居然已经达到了社会化程度,所谓“每将杀一家,必先注水沃灌,使若充肥,因可剩获利,今之屠儿用此法者,比户皆然。”也就是说当时的养猪人家往猪肉里面加水已经是司空见惯,不加水的那是凤毛麟角,可见所谓“人心不古”“社会变坏”这些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我们的老祖宗们可不是我们想象中所谓的温柔良善,他们也一样会坑蒙拐骗甚至比你想的更加狡诈。宋太宗|宋朝的“奸商骗子”究竟有多狡诈?可谓古代历史一绝
文章插图
而且当时的造假贩假因为时代原因基本难以控制,在中药行业更为剧烈。就连最便宜的药材都不能幸免:“买革澄茄一两于市,此乃至贱之药,所直能几,六铺供应,各当一钱六分,内李百五所供,不特陈腐细碎,而草梗复居其三之一”。您可别以为说出这话的是穷酸文人,这话的对象可是太守,好歹也是个市长级别的人物,药物水平尚且如此,一般老百姓就更别提了。当时的宋代人已经开始大声疾呼:“疾病者取药于市,假伪售真,其害滋甚。”然而尽管如此,还是屡禁不绝,难以防范,而且当时的医疗骗子已经开始大行其道了。比如说有人就曾经打出所谓“神针大夫”的称号,所谓针到病除,还有什么江湖郎中“包治百病”这都是司空见惯,甚至还有冒充御医的,和今天的所谓祖传老方,宫廷秘方不谋而合。“毫州医者孙士明辄用黄纸大书‘救赐神针先生’等十二字,及于纸尾年月间摹作宝样朱篆青龙二字,以逛惑市人”这案子甚至上达天听,当时皇帝以僭越论处,毕竟御医和龙都是皇家专用,你也能随便冒充?可以说是造假不要命了。不过要是单就卖点家伙也还不算什么,当时的欺诈手段更是令人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