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抗倭的经典一战 松溪一个挑夫救了整个城市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冬 , 一股上千人的倭寇自闽东杀向闽北 , 一路洗劫了寿宁、政和两县 , 于十二月初逼临松溪县 。见倭寇势大 , 县令王宾首先写信求和 , 称愿意纳粮米银两 , 请求退兵——这是地方官的无奈 , 没有官军保护 , 只有几十个衙役的小小县令有什么办法保境安民?很快倭寇的回信来了:限令在一周内 , 献白银万两、骏马两百匹 , 如有延误破城屠民!这下王县令傻眼了:松溪县是个全县人口不超过3万的弹丸小城 , 哪里有白银万两、骏马两百匹可献?也许 , 倭寇是故意提这样苛刻的条件 , 本身就没打算放过松溪县 。倭寇把全城逼到了绝路 , 更激发了民众的愤慨 , 家家出丁 , 户户献粮 , 一支自发组织的守城敢死队形成了 。从王县令开始 , 全城的男女老幼横下一条心:和倭寇拼了!松溪城虽小 , 但城墙修筑得很坚固 , 在敢死队的严防死守下 , 一路势如破竹的倭寇碰到了硬钉子 , 一连攻了三天没有丝毫进展 , 只好撤到乡间掠夺粮食民财 。转眼新年来到 , 正月初一 , 倭寇卷土重来 , 他们对这个顽固的小城恨之入骨 , 更希望打破城池好好过一个肥年 。这次 , 有备而来的倭寇搭起了几部云梯 , 嗷嗷叫着爬梯攻城 。一个骁勇的倭寇头目率先爬到了城垛处 , 手舞双刀驱散了守兵——城头的守兵一片惊慌 , 眼看防线即将崩溃 , 千钧一发之际 , 一个名叫张德的汉子手举大斧冲过来 , 一斧将这个倭寇头目砍落城下!守兵士气大振 , 接连杀掉了几个爬上来的倭寇 , 并搬起大石头 , 把云梯砸得粉碎 。
艰苦的松溪保卫战 , 一直打到正月十五日 , 倭寇死伤惨重 , 却无法入城池一步 , 最后不得不向这座顽强的小城屈服 , 逃遁而去 。松溪县城固守四十余天 , 牺牲军民一百余人 , 包括立了大功的张德 , 但是挽救了全城百姓 。
这场发生在福建北端小城的攻守战 , 放在明代抗倭战争的历史中很微小 , 微小到除了当地县志 , 其他史料上都不曾记载 。对历史很小 , 对当事双方很大 , 战斗进行地如此漫长 , 相信双方都异常艰苦 。倭寇苦 , 他们没想到遭遇这么顽强的抵抗 , 他们得咬着牙冒着守兵的弓箭和大石头仰攻;守兵苦 , 他们本是老百姓 , 而现在却要冒生命危险作战 , 但他们退无可退 , 他们就是这座城市最后的防线 。张德何许人?据《松溪县志》记载 , 他是个力气很大的挑夫 , 家有妻子儿女 , 自告奋勇参加守城 。凭此一战 , 张德青史留名 。松溪人、明朝名臣魏溶感慨道:“张公一斧 , 合城数万口得以保其首领 , 厥功懋矣!”留下姓名的挑夫张德是英雄 , 没有留下姓名的一百余人同样是英雄 。比起邻县的不抵抗而遭涂炭 , 他们的英勇不屈保住了城池 , 保住了妻儿老小——他们用英雄般的死 , 告诉世人 , 生命应该这样有尊严的活 。松溪县城外有座著名的古迹:湛卢山 , 相传为春秋时名匠欧冶子铸剑之地 , 山名因其铸造的名剑湛卢而命名 。可惜正如后人所吟:“欧冶一去几春秋 , 湛卢之剑亦悠悠 。”时光匆匆 , 中国的宝刀宝剑技术泯灭已久 , 干将、莫邪、巨阙、湛卢这些中国的传奇宝剑 , 只能留存在悠悠传说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