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

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陶行知前言1838年12月5日,乞丐武训出生于山东省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在家排行老七,所以叫武七。“训”这个字是清朝为了嘉奖他,替他改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乞丐身份被记载到正史的人,被赞为“千古奇丐”。武训一辈子乐善好施,将自己积攒的钱全捐在了教育上。他总共建了三所义学,类似于今天的希望小学。因此,他被称为“平民教育家”,还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中。对比同时期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我们会发现武训的特别之处:他没有斯宾塞那样良好的出身,从小就是一个乞丐;他虽然仰慕知识,却不像斯宾塞接受过教育,大字不识。这样的情况下,武训还能为教育做出巨大贡献,真是罕见的奇迹。乞丐|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
文章插图
▲武训他为什么被称为“千古奇丐”1、他是因毒打而决定办学的文盲武训7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不得不四处乞讨填饱肚子,无法求学,这和朱元璋的童年经历很像。渐渐地,武训养成了不关心庄稼、不爱种地的习性。讨饭,不是长久之计。14岁后,武训离开家到别人那帮佣,想赚点钱。他辛辛苦苦干了三年,最后兴冲冲地去领工资。不曾想,缺德的雇主知道武训是个文盲,故意坑他。雇主把假账翻给武训看,撒谎说他的三年工资早领完了。武训和雇主理论起来,可雇主反倒骂他讹钱,把他揍了一顿。乞丐|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
文章插图
▲武训前往贫苦人家宣传(剧照)这件事让武训大病一场,气得口吐白沫。他知道自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就暗下决心攒钱办学。武训不会种地,只能干回老本行——乞讨。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训四处行乞,吃着最难下咽的食物,还唱着:“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有时,武训还像杂耍艺人一样表演扛大鼎,吃毛毛虫,吞石块,赚取赏钱。他还把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个小辫,扮成小丑,获得施舍。乞丐|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
文章插图
▲武训办的义学2、他是兴办义学的慈善家经过多年的乞讨和辛劳,武训终于攒了第一笔钱。他没有拿着钱改善生活,而是捐到了学校。光绪十四年(1888),武训掏出4000余吊钱,在杨举人的帮助下,建起第一所义学。学校叫“崇贤义塾”,在山东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当年,招生50人,学费全免,经费全从武训的腰包里出。为了招名师,找乡绅作陪,武训还得请客吃饭。大家吃饭时,武训默默地站在门外,等宴会结束了,才进来吃点剩饭,还得自己买单。光绪十六年(1890),武训资助寺院,又办了第二所义学,六年后,武训靠自己的积蓄,外加官绅的资助,用3000吊钱办了第三所义学。山东巡抚听说了,为武训的善行感动,下令为他免税和徭役,还捐了200两银子,支持慈善事业。光绪年间,传统教育已落后于西方。当时,谁也想不到清末的教育制度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武训虽不懂高深的教育理论,却用最朴素的行为,成为了先驱者。乞丐|千古奇丐:行乞38年,积财万贯后仍做乞丐
文章插图
▲清代私塾复原场景3、他还是打光棍的理财高手武训把钱都捐到了义学。当时,县里的杨举人好心劝他,让他趁着有钱娶个媳妇,生个娃。谁知武训根本就没动过这个心思,还唱到:“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原来他想一心一意办事业,免得妻室拖累,甘心打光棍。历史上,有此等觉悟的人,像康德这类的西方哲学家居多,在传统的清朝社会,实属难得。别看武训这方面不开窍,在理财方面,可是头脑灵活。需要强调的是,他办学的“第一桶金”是乞讨攒的,后面的钱,可都是靠着金融和投资不断增加的。武训非常重视地权收益,从光绪五年开始,一点一点地在山东堂邑县、临清县和河北馆陶县购置了300余亩地。他买地,不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清朝封的“义学正”这个法人之名签署地契。每年,土地所获得地租有380贯,都成了学校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