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诞生了孔子的鲁国,为何没能称霸中原,也没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分封制|诞生了孔子的鲁国,为何没能称霸中原,也没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一位影响了两千余年中国文化史的学术大家——孔子,我们对孔子的基本信息几乎了如指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可是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都没有鲁国的身影。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诞生了中国伟大的思想家的国土,为何没能名列霸主、七雄之列呢?为何鲁国一直不能称霸?要究其原因,必得先谈其历史情况。鲁国是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首封国君便是鼎鼎大名的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儿子伯禽。


分封制|诞生了孔子的鲁国,为何没能称霸中原,也没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文章插图

西周初年,周公旦因为辅佐当朝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但由于周公执意要留在镐京辅佐周成王,于是就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建立了鲁国,国都定在曲阜。鲁国最开始受封时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了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还夺占了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了“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周朝的分封制目的之一便是为了周天子更好地管理周境,因此在分封时,将齐地、鲁地分给了当时最倚重的两位功臣——姜子牙和周公旦。鲁国是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鲁桓公、鲁庄公、鲁僖公在位时,鲁国最为强盛,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鲁僖公更曾领导诸侯抗衡过楚成王与晋文公。直至战国初期,仍有数个诸侯国向鲁国进贡。
由此看来,鲁国的实力其实并不弱的,但是它始终没能成为霸主,主要有两个原因——无心也无力。


分封制|诞生了孔子的鲁国,为何没能称霸中原,也没进入战国七雄之列?
文章插图

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鲁国的封地便是赏赐给周公旦的。周公旦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怎么可能漠视周天子的存在而去称霸?此为无心。周公创立的这一套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样一套制度在别的地方不能保证实施下去,但鲁国是肯定延续了许多年的。其中的分封制,一层一层从诸侯到卿大夫到士,整个鲁国内部也变得“支离破碎”,整个鲁国的国力实际上就像个小型的周朝,靠血缘维系在一起,说亲密也亲密,说松散也不堪一击。这样一个靠分封制维系的国家,国力易守难攻,很难集中国力去对外发动征伐战争。此之谓无力。
【 分封制|诞生了孔子的鲁国,为何没能称霸中原,也没进入战国七雄之列?】要说让鲁国称霸,那可真是无心无力。一个奉行周礼的诸侯国,不会漠视周天子而称霸;一个落实分封的诸侯国,很难集中众卿大夫的力量去与齐、楚、秦、晋叫嚣。这便是鲁国不能称霸的原因,不知读者您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