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grammar focus,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课文内容梳理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哲理之思”,所选的课文都寄寓了作者富有哲理的人生思考 。
《紫藤萝瀑布》借紫藤萝今昔的繁盛枯荣,来表现作者对“疾病的痛楚”“生死的疑惑”的思考,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作者于行进中见到紫藤萝 , 回忆往昔,由花儿的枯荣,联系到生命的无止境,表达了对人生如长河的感悟 。
《一棵小桃树》以小桃树从“蓄着我的梦”的桃核到长成小树的故事,来暗喻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 。文中既有对儿时的回忆,又有对奶奶亲情的难忘,还有对人生挫折的体会,这些都比较贴近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
《外国诗二首》选的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 前者表明对生活逆境的态度,后者表达对于选择人生道路的思考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 , 相信未来 。主题比较常见,也比较容易理解 。学习的重点是了解诗歌说话的口吻,并理解其中富有诗意的句子 。这首诗之所以被人们广为传诵,就在于它的平和、温暖、娓娓道来,这正是遭受生活挫折的人所需要的 。
《未选择的路》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如何选择,以及回望选择的沧桑感慨,如同“to be, or not to be”一样富有哲理 , 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特点是用了许多形象 , 比如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注意理解其中的象征含义 。
《古代诗歌五首》选的是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陆游《游山西村》、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将五首诗编入一课,便于集中学习背诵古诗 , 达到课程标准关于古诗文积累的目标 。
《登幽州台歌》诗句简短,但视野宽阔 , 意境雄浑 。《望岳》高度概括泰山的壮美,并将大自然与诗人的广阔胸怀融合,寄托了他的壮志 , 其中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歌咏泰山的名句 。《登飞来峰》没有过多写眼前之景 , 重点写自己登高的感受,最后一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富有哲理 。《游山西村》结构严谨,主线突出 , 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写出了山村的景色和农家的情致,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有景色的动静变化,又富有人生的哲理 。《己亥杂诗(其五)》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后两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用陆游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成为名句 。
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总体上都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这种思考有的离学生的体验近一些,比如《一棵小桃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所表达的对生活挫折的态度,学生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有的则需要生活阅历的积淀 , 比如《紫藤萝瀑布》中关于生死病痛的思考,《未选择的路》中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对学生的理解提出较高要求 。这种难易课文的搭配 , 在锻炼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也进一步训练了学生的感悟和思维能力 。
二、单元字词汇总
17.紫藤萝瀑布
终极:终点 。
繁密:多而密 。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grammar focus,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伫zhù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
凝níng望:凝神而望 。
蜂围蝶阵
仙露琼qióng浆:古代传说中神仙所喝的美酒 。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来指极少 , 不多见 。
盘虬qiú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
迸bèng溅jiàn:向四处飞溅 。
伶líng仃dīng:瘦弱无力的样子 。
忍俊jùn不禁jīn:忍不住笑 。
沉淀
遗憾:这里指不称心 。
索性:表示直截了当;干脆 。
枯槐:枯死了的槐树 。
依傍:依靠 。
18.一棵小桃树
褪?。褐改炅洹⒀丈⑽锾濉⑺暝碌认ⅰ⑾А⑼噬?。
傲慢: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
矜持:自鸣得意;自负 。
孱càn头:软弱无能的人 。
猥wěi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
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
19.外国诗二首
镇zhèn静:情绪稳定或平静 。
忧郁yù:忧伤、愁闷 。
瞬shùn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霎时 , 刹那 。
怀恋:动词,怀念依恋 。
人迹:人的足迹 。
涉shè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
萋qī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
幽寂jì:幽静,寂寞 。
延绵:绵延 。
三、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独然而涕下!
译文:追忆历史,我无缘拜会那些求贤若渴的古代君主;向往未来,我更为不能生逢旷世明君而万分担忧 。一想到天地的广阔无边与永恒不息,就浩叹人生的短暂与渺小 。吊古伤今,我怎能不忧从中来、潸然泪下呢!
赏析:《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却不为武则天采纳 , 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 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的心情非常苦闷 。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 , 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 , 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 , 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 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 , 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
诗之取胜,途径非一 。有以词藻胜的,有以神韵胜的 , 有以意境胜的 , 有以气势胜的,……取胜之途不同,欣赏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登幽州台歌》纯以气势取胜,诗里有一股郁勃回荡之气,这股气挟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博大的历史情怀,以不可阻遏之势喷放出来,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我们如能反复涵咏、反复吟诵,自然能感受到它的磅礴气势 , 得到艺术的享受 。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悠悠(幽幽) 怆(仓)
(二)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云 , 决入归鸟 。
会当绝顶,一览众山小 。
译文:五岳之首的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在古代齐、鲁两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苍翠的青色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 , 截然不同 。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极力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故感到眼角几乎要裂开 。我一定要登临泰山极顶,俯瞰群山,它们都将变得那么渺小 。
赏析:本诗以饱满的热情形象地描绘了这座名山雄伟壮观的气势,抒发了作者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
前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 , 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 。第二句的“齐鲁青未了”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未了”是表现山势坐落之广大,青翠之色一望无际 。这是远望之景 。
三、四两句是近望之势 。“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 , 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 。“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 , 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
五、六两句是近看之景,并由静转动 。“荡胸生曾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 , 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 。“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 。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像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 , 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顶的愿望 。“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 , 表现了作者登顶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 , 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
这首诗的题目是“望岳” , 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 。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 。故此《望岳》一诗 , 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 , 被人们传诵不绝 。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曾(层) 眦 凌(临)
(三)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缘在最高层 。
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
赏析: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 。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 。诗人只告诉我们 , 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 。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 。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 。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 , 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 , 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对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自(只) 身(生)
(四)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足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时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 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趁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
赏析: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 , 是陆游的名篇之一 。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腊月所酿的酒 。“豚” , 是小猪,这里指猪肉 。“足鸡豚” , 指菜肴丰足 。说农家酒味虽薄,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 , 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 , 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的山峦间漫步 , 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 , 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 , 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 , 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 。于是顿生迷茫之感 。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 , 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 。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 , 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怀对丰收的期待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 , 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 。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无时”,即随时 。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于是这两句诗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 , 此情此景 , 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 。对照诈伪的官场,诗人于家乡淳朴的生活之中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 , 却未能忘情国事 。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 。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 , 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
陆游七律最工 。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 , 游兴十足,游意不?。挥植愦畏置?。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 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 , 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
(五)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春泥更护花 。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 , 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 , 化成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
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广大无边 。“白日斜”,夕阳西斜 。龚自珍报国无门,终于辞官回归杭州故里,心情是十分苦闷的 。诗中用“浩荡”来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 。这个“愁”不是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的忧虑,爱国之心显而易见 。“浩荡离愁”又用夕阳西斜来烘托 , 更为愁绪抹上一重浓浓的色彩 。
“吟鞭东指即天涯”一句是说甩响马鞭 , 奔向遥远的地方 。才离京城何来“天涯”呢?这是作者的心态所致 。因为这次离京意味着告别朝廷,远离仕途,不再回来了 , 所以作者产生了有如天涯漂泊的心绪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 。“红”,比喻理想与信念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 。这两句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面上写“落花”,花虽落但仍然依恋故枝 , 心系故枝,并且要化成泥土滋养故枝,实际上是借以表露诗人的情怀 。诗人虽然像一朵落花辞别故枝一样地离别了京师,但他并不是无情的,他的心依然留在京城 , 留在朝廷,依然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龚自珍对当时社会现实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但明知前途困难重重,他仍执着地“化作春泥更护花”,这种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 高度的爱国热忱,崇高的献身精神令人敬佩不已 。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涯(崖) 作(做)
【练习巩固】
1.《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2.《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望岳》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山势雄峻高大、景色秀丽 。
4.《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 , 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 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 。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深刻哲理 。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此句不仅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 , 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而且意蕴深刻,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
7.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