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中华汉字历经五千年的发展,一笔一划,一撇一捺都带着数不清的历史故事,虽然现在进行了汉字简化,但丝毫都不影响一个汉字的魅力。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字体,人们在它身上也赋予了一些神话色彩,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仓颉造字,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一统中原各部后,为了推动各部落之间的交流,就让仓颉创造了文字。根据《淮南子》记载,仓颉创造出文字的那一天:天雨粟,鬼夜啼,龙为潜藏。虽然带有神话的成分,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是注重提及了汉字的重要性。在中华汉字当中,“母”字一直都非常神圣,但是在偏旁当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毒”字呢?上古社会时期是母系社会,母亲是部落中最尊贵的存在,“母”这个字很早就被创造出来了,在甲骨文当中,“母”字是一个跪坐的女性形象,这个女性双手交叉,字体中间还呈现两个点。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最初人们将这个字当做哺乳和生育,“母”和“女”也没有明确的分工。《说文解字》中说道:母,牧也。牧就是指哺育。上古部落时期,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女子生育这种奇怪的现象,并认为女子得益于生育是因为上天的恩赐,每次在需要孕育之前,部落都会举行意思祭祀,让女子跟上天进行沟通。因此在母系社会时期也是形成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殊现象,夏商周三代依旧有着母系社会的影子,直到周公制礼,男子的社会地位才慢慢开始确定下来。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母亲”代表的生育,也代表着事物的开端,《老子》中就引用了这种意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殷商甲骨文中,“母”还是哺育的形象,到了西周金文时,又出现了“毋”,“毋”跟“母”是通假字。《墨子·备穴》中就详细的提到这点:文盆母少四斗。于省吾新证:金文毋字均作母,此独存古字。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从这里的解释来看,“母”跟“毋”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分化,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古人为了区分这两个字,特别进行的分化,也有人觉得母和女在分化之后开始产生明确的分工。不管是哪种说法,“母”这个字都开始代指母亲了。那么在这么多的词汇当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毒”字呢?有一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约见孔子,孔子想要跟她坐同一辆马车,南子却不愿意,这让孔子非常生气,就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女子自然是被批判了一番,历代儒学家也是将这位女子当作反面人物,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也受儒家思想熏陶,就将母字加在的“毒”字上,寓意: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过“毒”这个字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显然不太可能是因为孔子这件事。《说文解字》中说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这里的毒就是指毒草。从小篆体来看,上面是一个山,下面是一个母的篆体字,在古代植物也分雌雄,春秋到西汉编写的《尔雅》中就有:桑瓣有葚,栀。其实这里就是分了桑树的性别。北魏成书的《齐民要术》中同样也有:既放勃,拔出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母系社会|母亲如此伟大,为何“毒”里有个“母”字?古人造字思维令人惊叹
文章插图
那时候的古人将毒草当做了雌性,因此就用“母”来替代,小篆体的字体本意就非常简单:山上的毒草。而到了汉代就写成了“毋”,但是“毋”在古意当中都是没有、不要,表示禁止一类的词汇,汉代又经历了一次转变,取消了“毋”,继续采用“母”,当时古人认为毒草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这跟母亲的乳汁很相似。在重视孝道的封建社会,再一次替换成了“母”字底,此后这个“毒”字就再也没有太大的改变了,不得不惊叹古人的造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