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在我国知名度很高的《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因为这本流传度非常广的名著,很多中国人对于那段时间的历史耳熟能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那段时间只有三个割据势力,争霸一方。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可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长篇小说,里面相当一部分人物和事情是和历史割裂开来的,不然如何突出整本小说的趣味性和阅读性?所以在保证基本的历史走向,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作者罗贯中对于整本小说的各种细节进行了改编,所以我们所能看到的《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和场景,并不都是历史真实的样子。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所以在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时间段内,在我国辽东地区,也存在着一个相对弱小的国家。作为一个敢于称帝的割据势力,他和魏蜀吴三国共存的时间段相对较长,所以三国演义实际上可以称为四国演义。早年祖先流落辽东,自此扎根这里并壮大在东汉末年公孙度的父亲因为逃官,溜达到了汉朝最小的州府-位于东北的玄菟郡。他的儿子公孙度在此地做了一个郡吏,算是在此地有了基本的布局和底气。公孙度通过壮大自身实力,最终他通过两个晚上诛杀辽东地区的豪族在几年时间内,将整个地区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东北王。而公孙度经过桐乡,徐荣的推荐,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在名义上和事实上彻底将辽东地区抓在自己的手里。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而此时的中原地区,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乱成一团,也没有人关注辽东这样一个贫瘠寒冷的地区正在发生什么。而这段时间公孙度对内,通过招贤纳士,任用中原人才管理辖区,集粮筑城,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发展自己的力量。对外他通过战争手段进攻高句丽、乌丸等外族区域,掠夺少得可怜的财富和人口,获得宝贵的战略缓冲空间。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野心膨胀,封土称王公孙度本来就是一个有相当才能的人,在管辖地区内部,通过适当的杀戮严格控制内部的人心。可以说当时辽东地区的人,对其敬而畏之。当时的曹魏政权对于这样一个割据势力,并非不想铲除。远征此地,劳师疲民,收获却小。而且当时三方鼎力,互有征伐,曹魏政权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原以南以及汉水区域,根本就没工夫管辽东这嘎达事情。你想怎么玩就去玩吧!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于是公孙度利用封建迷信事件,给自己的称王行动披上神秘的外衣,然后将自己的衣食住行标准向汉朝皇帝看齐,简直成了辽东地区的土皇帝。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却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乡候干什么啊?”但他还是将这个印绶藏于武器库中。以示自己的不屑一顾。辽东小国的末日,来源于自己的自大无知公孙度在位期间,对于紧邻辽东的曹魏政权不敢招惹,所以还能保持整个辽东政权的相对稳定。但是公孙度的后人公孙渊就没有他这般稳重贤能,独居辽东一地,掌握身杀大权,又未经政权开创时期的苦难,为人轻浮,喜怒无常。辽东|魏蜀吴之外的第四个割据势力,汉末打服高句丽的辽东公孙氏政权
文章插图
面对东吴孙权拉拢,他欣然接受又反悔诛杀东吴政权使臣,与东吴政权结下了大仇。而对于曹魏政权阳奉阴违,首鼠两端,也最终触怒了曹魏政权的高层。除了远在西南地区的蜀汉政权以外,他把能得罪的全都得罪了,彻底把自己玩脱了!魏明帝曹睿不顾朝中反对,誓要灭了公孙渊,派司马懿出征,一举攻下辽东,公孙家族自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