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艺术”广州体育文化探索文创之路

|“非遗+艺术”广州体育文化探索文创之路
本文图片

|“非遗+艺术”广州体育文化探索文创之路
本文图片

许钦松
东京奥运会的圣火已经熄灭 , 但关于体育的话题依然余音不绝 , 还将绕梁三日 。 如今 , 与文化、艺术、旅游、科技、教育、医养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 使得体育行业迎来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
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正是其中的机遇“抢抓者” , 通过首创“体育文化+艺术 , 体育文化+非遗”的发展模式 , 与不同领域碰撞、交叉和融合 , 优势互补 , 走出了一条博物馆发展的创意创新之路 。
非遗展武术篇梳理岭南武术“威水史”
2000多年前的南越国时代 , 岭南人已有龙舟竞舸的爱好 。 南越王墓中出土的船纹铜提筒上 , 这一场景以花纹篆刻的方式被生动地保留下来 。 这也许便是广州这块热土之上 , 有关传统体育的最初发轫 。
如今 , 竞技体育迅速发展 , 对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呼声越来越高 。 基于此 , 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在全国体育类博物馆中 , 率先提出“体育文化+非遗”的发展模式 , 从“非遗”视角讲好岭南传统体育故事 。 今年 , 该馆首先推出了《大宗师——岭南传统体育非遗展武术篇》展览(上图) , 从岭南武术源流、岭南武术代表人物和岭南武术非遗项目等方面 , 展出了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岭南武术的“威水史” , 系统梳理了岭南武术拳师在近代前仆后继 , 坚持革命斗争的历史 。 接下来 , 岭南传统体育非遗龙舟篇、南狮篇等展览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
“在非遗项目中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别占据重要地位 。 广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同样表现不俗 , 在近日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 , 莫家拳、蔡李佛拳(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咏春拳(佛山咏春拳)等3个项目榜上有名 。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颜永树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采访时介绍道 。
传统体育在“竞技”之外更有深邃内涵
在颜永树看来 , 以“南派武术”为代表的广东传统体育非遗项目 , 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当代价值 , 更展示了岭南人民的精气神 , 蕴含着岭南人民的传统哲学思想和立身中正、尊师重道的价值观念 。
颜永树高度赞扬了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在“体育文化+非遗”发展模式上的探索 , 他表示 , “通过收集、整理、研究传统体育项目 , 并在相应的展览中做展示 , 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以‘非遗’为切入点对岭南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 这既是对广州传统体育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对岭南文化遗产的保护 , 也是在向大众弘扬中华传统体育精神 。 ”
谈到该模式未来的发展 , 颜永树表示 , 首先要立足广州 , 展现地域特色 , 同时要辐射大湾区 , 以包容的态度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其次 , 在举办传统体育文化主题展览 , 对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收集、梳理、研究和展示的基础上 , 联合传统体育传承人、各个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活动 , 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三是 , 设计、注册系列传统体育文化IP , 从而研发传统体育系列文创产品 , 挖掘传统体育的市场价值 。
“对于现代体育运动 , 我们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 , 而对于传统体育项目 , 我们更多要开拓它‘竞技’以外的理念 , 比如 , 太极拳不仅能强健体魄 , 又诠释了中华文化‘阴阳变化 , 天人合一’的深邃哲理 。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 才是我们的根和魂 。 ” 颜永树说道 。 (广州日报 采访人员 李巧蓉 配图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