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20年,两册《永乐大典》现身法国的一场拍卖会 , 仅仅只花了11分钟的时间,这两册《永乐大典》就以5000欧元的起拍价被叫卖到812万欧元,并最终以这个价格被神秘买家买走 。
这个价格令人咋舌,为何零册的《永乐大典》就如此昂贵呢?原因之一是这部中国古代的最大类书辑录了很多中国历史上可能已经失传的文献 , 殊为难得;另一个原因就是这部类书的正本已经下落不明,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有不完整的副本,使得其更为珍贵 。
难道,有人用其他版本取代了正本 , 那么,正本究竟去了哪里?
文章插图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就想修纂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 。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 商议“编辑经史百家之言为《类要》”,但未修成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再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
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进呈,明成祖看了十分满意 , 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全书缮写成22,877卷 , 目录60卷,共22937卷 , 成书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好似一个巨大宝箱,把中国历代文化牢牢护好 。而以图书内容说,《永乐大典》更是价值连城,它不仅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末的各类儒家正统典籍,在图书内容的选择上,更尽显广阔的胸怀 。包括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甚至戏曲等“杂学” , 《永乐大典》也照单全收 , 从来不作一丝一毫删改,认认真真誊抄进去 。
大典修成一百多年后,到了世宗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世宗十分喜爱《永乐大典》,案头常置数册供随时翻阅 。
文章插图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四月,宫中失火 , 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 , 收藏在文楼的《永乐大典》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嘉靖皇帝命人抢运《永乐大典》,一夜之中竟为此事3次下达谕旨 , 足见他对这部类书的高度重视 。
【永乐大典到底在哪里,永乐大典到底在哪】
生怕《永乐大典》被毁的嘉靖帝 , 也就做出了重录《永乐大典》的决定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世宗下令让徐阶、高拱、张居正监督抄书生109人重抄一部,严格按照永乐正本的册式行款摹写,每人每天按规定誊抄3页 , 每册录毕,于册后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等衔名 , 以示职责 。
也正是在重录版《永乐大典》完成后,原版的《永乐大典》,也就从此下落不明 。不过在当时,这事儿除了被当做谈资外,也没怎么被关注:一个重录版 , 就足以让多少人仰望了 。
文章插图
随着明清易代,重录版的《永乐大典》,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厄运 。先是在清代“康乾盛世”时,这被保存在翰林院,理论上应无比完整的《永乐大典》,就已经散失了两千四百二十二卷 。随着清王朝的越发腐败 , 鸦片战争爆发前,珍贵的《永乐大典》 , 更被各级官员夹带私货,偷偷带回家收藏 。甚至市面上,都出现了高价售卖的《永乐大典》散卷 。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 已被储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惨遭不测,大部分葬身火海,幸免于难的则散落一地 。有些士兵觉得这些书籍体积大 , 比较结实,竟拿它们当了砖头,有的用作马槽,还有的用于修工事或铺路 。只有少部分,被这些强盗带回国 , 或收藏,或转卖,珍贵的《永乐大典》散落世界各地 。
时至今日,全世界范围内,《永乐大典》只剩400册左右 , 分散在八个国家30多个收藏机构 。中国方面一直在全力收购这批流失国外的秘籍,现已有《永乐大典》226册 。
共计11095册的《永乐大典》如今剩余不到百分之四,着实令人痛惜 。这就使其价值惊人 , 连民国时期的影印本都能在拍卖行拍出近万元一册 。
文章插图
可更大的震惊还在后面 。翻开《永乐大典》 , 专家们发现,现存所有《永乐大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纸张看,这些《永乐大典》用的是嘉靖时期的皮纸,而且,书后都注明了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姓名 。可以推断,这些《永乐大典》全部出自明朝嘉靖时期!不仅保留在中国的《永乐大典》如此,专家们还发现 , 目前全世界所能见到的都不是永乐年间编纂的 。
那么正本究竟去哪儿了?
现在有三种说法:
1,明万历年间焚毁 。历代多次火灾是书籍损毁的重要原因 。但是既然都知道是国宝,那肯定会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副本都是装在内为樟木、外包铜皮制成的152个“金匮”里,那正本怎么也不可能差于这个条件 。这样的金匮,就算遇到大火,就算殿宇烧的一干二净 , 也不可能把书都烧得一本不剩 。那自然也不至于后世一点记载都没有 。所以火灾说不可信 。
2,明末毁于李自成 。李自成起义是毁过紫禁城,但副本在雍正的时候都还保存完好,学者们非要说起义军把1万多册正本都毁掉,实在难以信服 。
3,陪葬嘉靖帝永陵 。陪葬说 。首先,副本经过四百年清军入关、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抢掠、内外偷盗还有好几百本,而上万册正本一册一纸都不见,只有可能是在明代就已不见了 。顾炎武《日知录》断定大典“全部皆佚”,我相信当时的文人也都猜到一二了 。嘉靖驾崩后没有马上入葬而是等了三个月,第一是在等抄写工作结束,第二也可能实在抄不完(永乐时2000多人抄一年,嘉靖是100多人抄6年),最后不能耽搁下葬,还是宣布重录完成(乾隆时期清点还有9881册,极有可能就是只抄了这么多,偶有流失,但不会多) 。毕竟平时也没几个人去看这大典,副本少一些也无所谓了,正本都孝敬给父皇就行了 。
《永乐大典》重录完成与嘉靖帝的丧葬大体是同时 。嘉靖帝于1566年12月驾崩 , 1567年3月葬入永陵 。也就是说,嘉靖帝死亡距下葬 , 有三个月时间 。而到了4月15日,继位的隆庆帝才赏赐《永乐大典》重录人员 。
大胆的推断便是:在这段时间里,隆庆帝忙着把《永乐大典》正本放进永陵,以了却嘉靖帝的心愿,一直到嘉靖帝入土为安后,隆庆帝才有时间处理《永乐大典》的副本 。“甚至重录工作或许都没有完成,而诡称完成 , 从而造成了副本的先天缺少,也并不是不可能 。”
文章插图
明永陵是嘉靖帝朱厚熜的陵寝 。规模宏大 , 仅次于长陵,保存完好,其中宝城直径达81丈 。(宝城那么大,埋个一万本书也不是问题?。?
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让臣子临摹了好几个版本的《兰亭序》,后来原本就消失了,传说是被唐太宗陪葬了 。
历史上有很多统治者的传说,我觉着,很多都是真的 。
所以最后,只有一个答案最可信,《永乐大典》正本 , 就是给嘉靖帝陪葬了 。
有朝一日,等什么时候永陵重见天日的时候 , 就能证实这个推理的对错了 。
- 李永乐老师讲不粘锅原理,李永乐老师揭秘不粘锅原理
- 在我国到底什么叫缓刑一年
- 新买的手机需要贴膜,新买的手机到底需不需要贴膜呢
- 百度有钱花到底上不上征信
- 粉底液到底有什么作用
- 米黄是原色貂吗,本色貂到底是什么颜色能穿的长久
- 克苏鲁的起源与发展,克苏鲁文化到底有多强
- 陈梦帝王绿翡翠,到底价值多少钱?来头不一般,可能是无价
- 千兆宽带到底有多快
- 垃圾焚烧厂对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