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社|浅谈西方女画家以中年女人形体油画,寓意豪放的母性情怀
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年的徳国表现主义绘画,已经逐渐地关心起当代人的心理状态,表现主义绘画源于一种反抗的姿态,它支持某种新的内在世界的自发性与强度。第一个德国表现派组织“桥社”于1905年在德累斯顿成立,在莫德松·贝克的作品中可以发现“表现主义”绘画所反映的“内在世界的自发性”的力量,可惜贝克的才华未及表现主义中开花结果就去世了。
文章插图
在女艺术家贝克的所有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幅《母与子》,整幅画作充满强烈的官能、世俗性、豪放的母性作风。我们现在就简单谈谈《母与子》这幅画:画中有2个裸体,一个是裸体女性,还一个是裸体婴孩,这二人看起来就像是雕像人体,而不是油画人体,无论我们如何仔细去看,都觉得像是雕像,这足够说明女画家精湛的艺术技法,不过这的确是一幅人体油画,并不是人体雕像,
文章插图
值得注意的是,整幅画作只有“黑白灰”这三种色调,看起来就像是素描一样,而且人物的肌肤纹理显的很粗糙,女性显的很肥胖,或许这是她刚生完孩子的缘故,她的右手当成婴孩的“枕头”,左手则轻轻保护着婴孩的头,哪里可以证明女性的左手是轻轻用力呢?她将五指收拢进来形成拳头的姿势,就是有意识的减轻自己的手触碰婴孩头部的力气,婴孩在女性怀里,也许睡着了,也许在吃母乳,而作为母亲的女性肯定是没有睡着,虽然她闭着眼,
文章插图
奇怪的是女性的手掌显的很黑,手臂则显的白,为何画家要这样描绘呢?难道说这母亲的手是被烫伤的?还是说这是画家纯粹突显“明暗效果”?还有就是,女性的左腿与右腿的肤色也不一样,所以说这女性一点都不美观,当然了,表现主义画风不追求人物的外在特征,而是借“外在”体现“内在”,比如,内在的情绪、内在的精神,所以婴孩的屁股以下部位也一片黑,如果从女性的形体角度来看黑手黑腿,
文章插图
贝克作品《母与子》我们就能理解,这是画家有意突显画作的“明暗对比效果”,女性身体的左侧就显的比较白,因为这是光线可以照射到的地方,而女性头部的光线被左手遮挡,所以头部脸庞的肤色也显的较暗。画作的背景处也是一片漆黑,这样显的母子与床这些整体看起来更亮,单一色调的背景总是能让主体显的更鲜明,这种构图方式,17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就经常采用,把背景处的细节掩盖在黑暗的阴影里,
文章插图
女画家贝克在西方艺术史上的地位并不是很显赫,但她的画风极受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喜欢,徳国表现派组织“桥社”的领导者凯尔希纳看了贝克笔下的《母与子》人体油画之后,在桥社的宣言中写道:“能发自真心,提出内在说服力的人便是我们的成员莫德松·贝克,她的画作具有原始主义精神,为撷取扰动的内心情感找到了完美的表达工具。”这样的评价可以说价值千金,只可惜女画家贝克并未看到,她在创作完《母与子》之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文章插图
- 油画$西方艺术大师们的油画作品细节,望尘莫及!
- |?和田玉产地浅谈(上篇)
- 传统文化@中国造 正当潮——浅谈原创国风雕塑的审美趣味
- 经济@为何西方认为,我国最强盛的朝代并非汉唐,而是科技先进的此朝
- 冷军|冷军:用油画画竹子,我是第一人,中国人没画过,西方人不会画
- 油画#浅谈西方油画从“古典时代”到“现代时代”的演变及其特点特征
- 西方人@她是一位德国艺术家,却喜欢东方的艺术,她的插画也很东方
- 仁义礼智信#西方公认的“东方三大圣人”都是谁?全是中国人,第一名听着耳熟
- 黄焕章|浅谈黄焕章的拳术造诣,初学一套小架连蹲3年,腿下即有功夫
- 中国画@「津门网」你认为什么样的画才是国画,传统绘画与西方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