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皇帝要此目不识丁的武将现场作诗,武将临时抓瞎,赋就不朽佳作( 二 )

刘骏|皇帝要此目不识丁的武将现场作诗,武将临时抓瞎,赋就不朽佳作
文章插图
“诗言志”,这首诗既称颂了刘骏,又自比汉初第一谋士张良,气度不凡。全诗吟毕,满座欢声雷动。目不识丁的沈庆之就这样在刘骏的逼迫下作出了他人生中唯一一首诗,却是诗中上品。与沈庆之的被迫作诗不同,比沈庆之出生稍后的南梁武帝朝的曹景宗也识墨无多,却在酒醉后耍酒疯,争抢作诗,同样作出了一首上乘佳作。曹景宗勇猛无双,未弱冠时,曾以匹马百箭,杀退蛮贼数百,以胆勇闻。在梁武帝朝积功拜侍中,领军将军。刘骏|皇帝要此目不识丁的武将现场作诗,武将临时抓瞎,赋就不朽佳作
文章插图
曹景宗晚年尝语人云:“我昔在乡里,骑快马如龙,与少年辈数十骑,拓弓弦作霹雳声,箭如饿鸱叫,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渴饮其血,饥食其脯,甜如甘露浆。觉耳后生风,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曹景宗,可谓凛凛生威的不世虎将!可惜,文人出身的梁武帝比较青睐文人,对武将不大感冒。梁天监五年,北魏军攻钟离,围徐州,曹景宗率部迎战,大破魏将杨大眼。梁武帝在华光殿宴饮群臣,庆祝胜利,命沈约等文臣赋诗联句。曹景宗酒酣耳热,有些喝大了,也叫着嚷着要参加。梁武帝知道他的底细,不想让他出乖露丑,没给他分派诗韵。曹景宗拉长了老脸,说皇上你怎么门缝里看人?梁武帝看他醉了,劝他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将军负责行军打仗,诗作交给文学侍臣就行了。曹景宗不管,再三坚请。梁武帝于是不再劝,但手头上的诗韵差不多已经分完,只剩下“竞”、“病”两字。这两个字,就算是作诗行家,在这种现场按韵赋诗的情况下,还是很难现成的,给不给?在梁武帝的犹豫之间,曹景宗已把诗韵抢过去,并信口吟出了如下四句:去时女儿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南朝齐梁诗歌多为五言诗,出现过很多精致之作,但内容狭隘,非关山水,即为艳歌,空虚绮靡,不可胜数。曹景宗这短短的二十个字,应时应景,写了征前泪、凯旋歌,活画了得胜将军志得意满之态,一句“何如霍去病”,豪气干云,扫尽靡丽纤柔之诗风,令人耳目一新。梁武帝激赏再三,特命史官记入国史。沈约及其他朝贤也“惊嗟竟日”,诗史上从而留下了“曹景宗诗惊四座”的典故。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还专门称赞这首诗“确是南朝唯一有气魄的一首好诗”。有趣的是,曹景宗的后世子孙、北宋武将曹翰也有过在皇家酒宴上主动申请赋诗,并因赋诗升职的佳话。刘骏|皇帝要此目不识丁的武将现场作诗,武将临时抓瞎,赋就不朽佳作
文章插图
曹翰在平定江南中获取了战功,待卫京城多年,却多年未得升迁。某日,宋太宗召开宫廷酒宴,众文学侍臣纷纷赋诗助兴。曹翰是武官,本不能参与,但他自感机会难得,向宋太宗请求说:“臣少亦学诗,亦乞应诏。”宋太宗笑而许之,说:“你是武臣,就以‘刀’字为韵吧。”曹翰援笔立进,写了一首七律: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诗句整饬平齐,抚今思昔,不乏阳刚之气。宋太宗睹诗恻然心动,朱笔一挥,曹翰“骤迁数级”。与宋孝武帝、梁武帝、宋太宗等人相比,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于行伍,深知武将朝宴赋诗之难,为了让他们不至于在文臣面前掉份子,就亲自题诗若干,交付给众武臣,让他们在宴会前背熟。某次,群臣在酒宴上应制作诗,有武臣背出朱元璋的一首诗皇帝一十八年冬,百官筵宴正阳宫;大明日出照天下,五湖四海春融融。众文臣听了,回味再三,觉察出了这是出自皇帝的手笔,皆谢不能,不敢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