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琳|90后“珐华女孩”的反转人生
新华社太原8月15日电(采访人员刘翔霄 原勋 柴婷)“90后”女孩乔琳曾是一名考入美国名校、攻读精算专业的“学霸”;从未想过继承祖业的她,却在家族老厂困难之际选择回国;“跨界”后的她不懈努力,令古老技艺重焕新生。近日,采访人员走近“珐华女孩”乔琳,聆听她和山西省级非遗技艺“珐华”之间的故事。
文章插图
7月15日,在山西省阳城县沙坡村,乔琳在调色。新华社采访人员 柴婷 摄
回乡的召唤
童年的乔琳,对珐华的情感是矛盾的。
那时,除了上学,她每天基本就待在爷爷创办的珐华工厂里。
【 乔琳|90后“珐华女孩”的反转人生】“珐华是采用彩画技术中的立粉方法,在陶胎上用特制带管的泥浆,圈出凸线的纹饰轮廓,再分别以色料填出底子和花纹色彩,入窑烧制而成。”乔琳介绍说。
珐华生产过程中需要高温烧制,夏天厂里特别热,她吃住都在厂里,眼见其“入窑一色,而出窑千万色”,乔琳觉得很神奇,没事就跑去车间玩泥、手绘。
在她的记忆里,爷爷、爸爸、妈妈……家里的长辈们从早到晚就和那些“瓶瓶罐罐”待在一起,陪她的时间少之又少。乔琳长大一些,独自在外求学,各种问题也都是自行解决,父母很少过问。
2011年,乔琳离开故乡,考入美国宾汉姆顿大学,攻读精算专业。
本科毕业那年,乔琳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厂子受市场影响,产品出现滞销,迫不得已只能考虑关停了。通话最后,母亲迟疑着问她,你能回来吗?
如果继续学业,等待她的将是热门抢手的职业,一线城市的光鲜生活。然而,流传了近千年的老手艺,就这样传承断代?家里的长辈们视珐华如生命,他们能接受关停的现实吗?而厂里员工多是“夫妻兵”“父子兵”,如果关厂,他们的生活又该怎么解决……
不久,乔琳和比她年长5岁的哥哥先后回到了故乡阳城。
被治愈的“心结”
厂子的境况比乔琳想象中还要糟糕。
产品滞销已长达半年,原本春节是旺季,订单却寥寥无几。厂里两个大仓库和几百米长的包装车间,从墙底一直到墙顶,到处堆满了产品。
事情一件件跳出来,完全不在计划中,乔琳和哥哥各自分工,哥哥跑市场,她负责设计创新。
有时,乔琳需要爬上五六米高的纸箱堆,在其中翻找客户需要的产品,一箱产品十几公斤重,她得小心翼翼端着下来。库房没有空调,也没窗户,空间密不透风,夏天大汗淋漓,身上到处都是划伤。冬天铁皮瓦的房顶上积雪特别厚,怕房顶被压塌,她又披着厚厚的军大衣,拿着小暖炉爬上爬下去“烤雪”。
文章插图
拼版照片:左图为乔琳在展示自己制作的珐华器;右图为乔琳在给珐华器上色。新华社采访人员 柴婷 摄
此时,乔琳才真正走近珐华。
有一天,爷爷拿出了自己潜心整理的资料,还有一些年代久远的珍贵收藏,给她讲起过去的故事,厚厚的资料和藏品放满了整整一个房间。当乔琳看到原件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乔氏珐华复制作品“水月观音”时,更是叹为观止:作品构思极为精妙,通体呈一种罕见的紫色,略像成熟的茄子皮,有一种经久耐看的美。
文章插图
资料图片:明万历元年(1573年)的《“莲池会”观音像龛》,阳城乔氏匠人乔永先等制作。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她久久端详着这件作品,内心反复揣摩:在古老的岁月长河里,先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出这样的造型?珐华技艺又是经受了怎样的浴火重生?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