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发展目标怎么写( 三 )


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模块,获得更多学分 。四、学制和学时有何安排? 我省实施高中课改后,普通高中学制仍为三年 。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每学年分为两学期,每学期分为两学段,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通常为36学时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研究性学习应保证270学时;社会实践共3周;社区服务不少于10个工作日 。
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设计为36学时(2学分) 。《方案》对各学科周课时提出建议 。
五、新课程实施如何推进? 《方案》要求,学校每学年的课程设置必须涉及到八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 。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视学科实际,逐步增设选修课程 。
学校在高三年级应保证学生必要的体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 。学校在保证开设好必修模块的同时,应科学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拥有较大的课程选修空间;同时,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 要和学生的兴趣,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选修Ⅱ课程的修习 。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加强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
4.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我的发展目标怎么写 初中毕业评价制度要以“三个面向”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获取学生的全面信息,既要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
要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激励性,扩大评价的涵盖面,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质以及多方面潜能发展的过程 。逐步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规范有效的选拔各类高一级学校新生的评价体系 。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评价内容包含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本领域;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有效,从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突出多元;评价程序科学有序 。(二)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处理好片段事实、个别事件与整体表现的关系;要关注学生学习阶段的平时表现和成长过程,处理好历史、现状与发展的关系 。
(三)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各个学校要建立健全评价工作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评价工作组织严密规范,过程民主、公平、公正,结果真实、客观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呈现方式 综合素质评定内容由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组成 。
(一)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1、每学期期末由班主任填写的《初中学生素质报告单》 。这是依据同学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观察、评价、考试或考查成绩及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描述性评价,得出的反映学生进步的系统性、持续性记录 。
2、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有标志性的学习成果,具体表现以下种类:(1)参加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包括满意的研究报告 。
(2)艺术考试等级成绩 。(3)在学校及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体育运动会中获奖的成果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