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丨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说到书法 , 就不得不谈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的柳公权 , 他初学王羲之字体 , 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 , 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 , 溶汇新意 , 自创“柳体” , 以骨力劲健见长 , 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 与颜真卿齐名 , 合称“颜柳” 。
|柳公权丨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本文图片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 , 字诚悬 。 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 。 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 , 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 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 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 。
戒骄成名
坊间流传着一则关于柳公权“戒骄成名”的小故事 。 虽后世以动画的形式表现 , 但看后很是触动 , 无论老幼 , 皆以警醒之作 。
传说柳公权小时候写字并不佳 , 常因写不好字而受到父亲训斥 , 于是他赌气认真练起字 。 常言道:“字无百日功” , 在经过一年的刻苦练习后 , 他的字突飞猛进 , 大有起色 , 因此就有些骄傲 。
|柳公权丨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本文图片

柳公权(蒙诏帖)局部欣赏
不过 , 有一天他听人说一个没有手的老人 , 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 。 他不信 , 去找老人比试 , 最终败下阵来 。
后来老人送他“戒骄”两字 , 从此 , 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 , 勤奋练字 , 虚心学习 , 颜体字的厚重雄伟、磊落巍峨 , 欧体字的险劲瘦硬、精密俊逸 , “字画汤”的奔腾豪放、大气磅礴 , 以及南派书法的潇洒妩媚、婉畅多姿 , 他都认真研习 , 取人之长 , 补己之短,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
|柳公权丨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本文图片

柳公权(玄秘塔碑 )局部欣赏
练习书法 , 切勿心浮气躁 , 不要盲目攀比 。 习字 ,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好的书法 , 也绝非一日之功 。 人们常说:“虚心使人进步 , 骄傲使人落后 。 ”
心正则笔正
史书记载:穆宗时 , 以夏州书记入奏 。 帝曰:“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 , 思之久矣 。 ”即拜右拾遗侍书学士 。 帝问公权用笔法 , 对曰:“心正则笔正 , 乃可为法 。 ”
唐穆宗时 , 柳公权以夏州书记的身份上奏折 。 唐穆宗说:“我曾经在佛庙见到你的笔迹 , 想 (你)很久了 。 ”随即拜柳公权为侍书学士 。 唐穆宗问柳公权书法的用笔方法,柳公权回答说:“笔的方法 , 全在于用心 , 心正则笔法自然尽善尽美 。 ”
|柳公权丨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本文图片

在柳公权的传世之作中 , 《金刚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四月 , 系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 ,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 为右街僧录准公书 。 原石早佚 , 1908年在敦煌石窟发现唐拓孤本 , 5000多字 , 一字未损 , 极为稀罕 , 现藏法国巴黎博物院 。
《金刚经》为柳公权早期作品 , 用笔灵巧劲健 , 虽多有与“颜书”同法之处 , 但明显地摒弃了“蚕头雁尾”的用笔之法 , 而多融入魏晋及初唐楷意 , 并掺之以北碑的骨力洞达 , 故初观此碑似觉平常 , 颇有剑拔弩张之势 , 然细察之则一招一式颇富变化 , 方劲整饬中寓清灵通秀之气 , 其一点二画 , 一如刀斫般齐整 , 干脆利落 , 节奏明快 , 极富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