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出自大文豪鲁迅,句中的“我们”,指的正是曾经的中国。
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他弃医从文,用文字来鞭策当时愚昧、麻木的大众,以此重振我们国家的精神面貌。
他的文字言简意赅,幽默风趣的同时也不失讽刺批判,若是慢慢细读他的文章便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可如今竟兴起“去鲁迅化”的思潮,它的目的在于将鲁迅的文章从中小学的课本中排除出来。众人的反应参差不齐,而现代的两位作家,莫言、余华也不约而同地抱有同样的观点,那就是不赞同“去鲁迅化”。
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文章插图

【 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诞生了一位改变中国文学史的作家,鲁迅。鲁迅原名周树人,他在那时已经是备受瞩目的大家了。笔名鲁迅也是在发表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使用的。
在当时,鲁迅已经被作家们大力推崇,随着时代的发展,他逐渐被大众接受并推上圣坛。新中国成立之后,鲁迅的思想更加“发扬光大”,连中小学的课本都有他的文章。
直到现在,鲁迅已经成为我国的大部分人民心中的圣人,事实也证明了他有这个资格。但正是因为这位圣人的部分文章会过于隐晦,反而引起了部分教育学者的“不满”。
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文章插图

他们认为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大适合鲁迅所秉承的思想,既然现实与过去有出入,而且这部分文章对中小学生来讲确实比较晦涩难懂,那么就可以认为中小学课本不再需要鲁迅先生的作品了。
虽然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不高,但是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显然更重要。若是将中国本地的文学巨匠的文章去除掉,很难想象现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中还能出现什么文章可以去塑造正确的价值观。
即使鲁迅的部分文章会描述非常黑暗的社会现象,但这也不意味着这就会“阻碍”学生健康成长。反之,以往存在的黑暗环境也许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单纯因为文章里的环境而删除鲁迅先生的文章实在是有些无理取闹,他的文章能被选到中小学课本中的理由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被推翻的。若是“去鲁迅化”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那么这个“去鲁迅化”就是没有必要的。
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
文章插图

鲁迅先生的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很是出名,因而大众大多都忽略掉他另外的两个身份,文学家和教育家。
虽然他的文章与革命有很大的关联,但不能因此就能“埋没掉”他的文学才华。只是因为文章中的革命因素过高,就把里面的文学技巧忽视掉,把一部文学作品看做是革命作品,这就是对作家的不尊重。
作为教育家,鲁迅先生在教育中国青少年这个方面是很有心得的。在鲁迅先生曾与他的侄女讨论关于社会黑暗的题材,面对侄女天真的疑惑,鲁迅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回答了她。
一语双关的回答让还在童真时期的侄女也能清晰地了解到这个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不失去对这个社会的信心。在中国,只有少部分作家能既清晰又形象地表达出社会上的某种现象。
中国文学史|“去鲁迅化”到底在去什么?为何会兴起?莫言、余华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