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中国画“芦雁图”的画法缘起与传变!

缘起|中国画“芦雁图”的画法缘起与传变!
文章插图

鸿雁是鸭科目大型水禽,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早在人类文明诞生的初期,世界许多地区的艺术家就将鸿雁作为绘画的表现对象。譬如,埃及古王国时期的墓室壁画《群雁图》,造型生动,色泽艳丽。在中国,无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还是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均有鸿雁或类似鸿雁的形象。而在汉代传世的绘画作品中,鸿雁形象已经被表现得极为生动了,尤其画像砖以其古拙厚重、质朴粗放的风格特点,赋予了鸿雁形象独特的艺术魅力。譬如,四川大邑出土的画像砖《戈射收获图》的“戈射”部分,荷塘边用力引弓的射手和天空中四散飞逃的鸿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作为中国传统花鸟画的重要画题,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芦雁图”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模式。从画面构成上看,有孤雁、双雁、群雁,有春景芦雁、秋景芦雁、雪景芦雁等;而从表现技法上看,又分为工笔和写意。但是,无论何种表现模式都有着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具有浓厚的中国鸿雁文化意蕴。
“芦雁图”的文化意蕴
鸿雁是候鸟,每年春天成群地从南方迁徙到北方繁殖,秋天又从北方飞回到南方越冬,定期南飞北归,“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鸿雁严格按照季节往返迁徙,过程十分艰辛,甚至充满危险。那些能够战胜疲劳、躲过天敌伤害及人类猎杀的鸿雁,可谓其中翘楚。在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社会的百姓看来,鸿雁充满苦难的迁徙经历恰似世人那漂泊不定、祸福无常的一生,尤其那些遭遇贬谪或者远离故乡的文人,更会产生无限感慨。如杜甫《月夜忆舍弟》诗云:“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云:“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也有仁人志士由感慨个人遭遇推及关怀流离失所的百姓,如近代文化学者黄侃《水龙吟·秋花》词云:“御沟空觅啼红,残花落尽秋无主。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近现代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眼看内战时期“局势动乱不安,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抗日战争)胜利的欢乐刚过,又陷入了内战的悲忧”,愤而创作了多幅“芦雁图”抒发自己“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情怀。
中国文化中有禽兽比德的传统,以祥禽瑞兽来寓意人间至高的美德。鸿雁被古人视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的灵物,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即信、礼、节、智。鸿雁在天寒之时自北而南,天热之时自南而北,定时迁徙,不失信用,是为信;鸿雁飞翔时秩序井然,前鸣后和,是为礼;鸿雁丧偶不再婚配,是为节;鸿雁在集体夜宿之时,必有一雁警戒,白天则衔芦以避捕猎,是为智。鸿雁至真至纯的品质曾感动众多文人雅士,如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曾路遇捕雁者,捕雁者告诉他:“今早我捕杀了一只大雁,它的伴侣悲鸣不能离去,竟然以头撞地而殉情。”元好问听后买下了大雁尸身,葬于汾水之上,号曰“雁丘”,并作《摸鱼儿·雁丘词》一首,感叹道:“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引得同行者纷纷赋诗作词。而寓意夫妻琴瑟和谐的“双雁图”作为“芦雁图”的重要范式,历代均有佳作传世。譬如,明代林良的《双飞雁图》绘水塘之中芦苇丛生,浮萍点缀,两只鸿雁犹如一对爱侣一前一后,展翅低飞,紧紧相随,似乎在长途迁徙之后欲降落水面,画面洋溢着作者对鸿雁相伴终生、不离不弃品格的唏嘘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