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怎么写( 二 )


2.像这样的咏物诗怎么写送别的美好情怀——送别诗中的柳树 在送别诗中,柳树似乎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笔 。
那在微风中舞动的柳枝,让即将远行的人依依不舍,也让送别的人惺惺相惜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就表达了一种离别行旅之苦 。
也是借依依杨柳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 。试想,在洛阳的大街小巷回荡着忽有忽无的《折杨柳》古曲,诗人的离愁别绪随着悠扬的笛声起伏,家乡那嫩绿的柳枝在诗人的脑海中飞舞,离别因柳树而美丽,无法说清楚诗人手中那青青的柳枝何时枯槁,但折柳这个送别动作却一年一度地重复着 。
最后升华为一种优雅的伤怀之美,升华为我们审美传统中的一个典型意象 。再如王维的《渭城曲》一诗中:“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以客栈的青柳巧妙地反衬出西域黄沙漫天的荒凉,表达了对好友的牵挂,和一种淡淡的忧伤 。
透过一个“柳”字,我们仿佛能看见那对柳长叹的诗人 。景物的新颖描绘——咏物诗中的柳树 在咏物诗中,柳树像是聚光灯下的明星,多少名篇佳作都与柳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给历史一个美丽的留影,给当代一笔宝贵的财富 。
如贺知章《咏柳》一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这是一首描写柳树的千古名篇,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柳树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 。首句以“碧玉”喻树,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 。
次句,以丝带喻柳条,突出柳条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 。末两句一问一答,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
“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 。作者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 。
再如杜甫的《绝句》一诗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句,一个“柳”字,更衬托出了黄鹂的可爱,让人仿佛看见那一片碧绿中穿梭的几点嫩黄,静态的古诗居然给人一种动态的美!这个“柳”字真是化静为动、化平庸为神奇了 。女子的美好形态——喻人诗中的柳树 柳树在风中婀娜的姿态,常让人想到窈窕淑女 。
美人映着柳树,自然有一种清丽婉约的风韵 。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诗:“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这首诗据说是为一位舞妓小蛮写的,这首诗的前两句以春风吹着柳枝摆动以及柳枝的颜色和姿态来写小蛮优美的舞姿;而后两句则以柳树在尽日无人的荒园里无人过问,感叹小蛮将来不知归谁所有 。首句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次句极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 。
这两句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理应受到人们的欣赏,为人珍重 。
而这首诗也被推为喻人诗中的佳作 。再如李商隐的《赠柳》:“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全诗八句,纯用白描的手法,全诗不着一个“柳”字,而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的宛若一个多情的倩影 。
咏柳实则咏人,诗人对柳的爱怜也就是对人的依恋和思念 。古往今来,在诗人们的眼中,“柳”是他们所钟爱的意象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