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地讲,篆与隶的不同除形象变为符号以外,还有笔法变化一方面的区别,例如∶生(篆)、上(变笔法未变结构)、之(笔法结构全变) 。三字的名实异同,决非单论结构,其他相似的情况也很不少,可以类推 。
西汉中期以来,隶书的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形式,已经完全形成 。所见有代表性的例如本世纪出现于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成帝河平元年(前28)、新莽始建国天凤元年(14)的书简、乐浪汉墓出土的西汉平帝元始四年(4)、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的漆盘上的铭文等等,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笔势则长波更自然横出,和接近篆体的直垂形大大不同了 。
【数字的隶书怎么写】 相像的字形还能在东汉的碑刻中见到很多 。最著名的如桓帝延熹八年(165)的《华山庙碑》、灵帝建宁二年(169)的《史晨碑》、中平二年(185)的(曹全碑)、又三年(186)的(张迁碑)等等,其他不再一一例举了 。
同时在西汉的碑刻中也还有一些面积大都方正或个别字带长形,又仅有极短的波势的字体,其有代表性的所见如∶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的《鲁孝王刻石》、东汉安帝元初四年(117)的《祀三公山碑》、顺帝永和二年(137)的《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灵帝建宁三年(170)的《郙阁颂》摩崖石刻、以至明帝永平九年(66)字形不大规则的《开通袖斜道》摩崖石刻等等 。以上那些基本上已消灭篆体而形式稍有小异的“正体字”,一直流行于两汉、三国间,而且几乎独占了石刻碑志中的位置 。
近年在江苏省南京市出土了东晋谢鲲的墓志,还能见到用的仍是这样的字体 。这种字体应当说都是隶,因为其形式自秦到汉,虽有些变化,但并不太大 。
从字形的面积上讲∶先带长方,后变方扁,有些地方还交叉互用着 。长波、短波,也同样是交叉互用不分前后的 。
因此决不能说它是一种字体彻底变为另一种字体的新旧二体,而是一种字体在前前后后中间的个别量变罢了 。编辑本段隶书的发展 过去一般相信隶书之由来为“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 。
但近来指出“隶”字亦有“附属”的含意,可能意旨其为篆字之衍生 。秦隶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 。
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 。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 。
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隶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汉隶 西汉初期 。
4.数字怎么做书法字体的书法也叫书法艺术,有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不论是软笔还是硬笔都有五种笔体: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
正书:也叫“楷书”、“真书” 。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
始于东汉 。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 。始于汉初 。
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 。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 。
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