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阅读力:生命茁壮的关键能力

阅读 , 似乎人人皆会 , 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 只要识字就能读、会读 , 正所谓“书读百遍 , 其义自见” 。 实际上 , 社会大众的阅读素养大相径庭 , 作家赫尔曼·黑塞曾说:“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 , 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因为它们古时候都曾经是富有魔力的符箓和咒语) 。 这少数人就将成为读书家 。 ”
如今 , 许多人已经逐渐认识到 , 阅读素养是一种对人后天发展影响巨大、需要着力培养的关键能力 。 近年来 , 各类指导阅读的书籍登上了各类排行榜 , 可谓风靡一时 , 但就中小学生而言 , 这些书籍尚缺乏必要的针对性 。 近日 , 程载国的《由理解到创造——中学生阅读力的有效提升》由宁波出版社出版 , 可以说适逢其时 。
《由理解到创造》提出了“中学生阅读力”这一极具统整性的核心概念 。 2017年 , 聂震宁在其《阅读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阅读力”这一概念:“阅读力指的是对所读图书的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 。 ”程载国则在此基础上 , 针对中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实际 , 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发掘 , 根据能力形成的内在逻辑 , 将阅读力分解为“专注力”“理解力”“批判力”和“表达力”四项要素 , 进而建构了有关“中学生阅读力”培养的较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一整套方便实施的操作路径 。
一、阅读力的发展必须以“我”为主 , 从深入理解抵达冷静批判 。
关于读书 , 王阳明主张:“只要晓得 , 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了第二义了 , 只要明得自家本体 。 ”程载国执教于王阳明故里 , 对阳明心学有深切的领悟 。 他认为 , 理解不局限于读出来、读准确 , 而要以“我”为主 , 从自己出发 , 以自己为主体 。 诚然 , 读书就是“读自己”:不是为了记住人家说了什么 , 也不单是想知道人家说了什么;而是要积极地、以平等的姿态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 最终目的在于成就最好的自己 。
因此 , 程载国在提倡“理解一部作品有外部解读和内部解读两条路径”之后 , 特别指出我们对一部作品的理解的多寡“与我们的提问意识”很有关联 。 他根据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 , 明确指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体系赋予的” 。 至于如何解决疑问 , 他提出了三条路径:回到作品 , 联系生活 , 求诸专家 。 这样做 , 无疑回归到了阅读的本意 , 也可以达成对作品的深度解读 。 这样定位“理解力” , 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 。
近年来 , 批判性阅读已成为一种热潮 , 程载国也把“批判力”作为精读阶段重要的发展目标 。 他认为:“批判性阅读是一个‘理解—思考—超越’的过程 。 ”他从朱熹等中国古代先哲身上汲取了有关阅读的智慧 , 提炼形成了“批判力”训练的三条途径:自我反思 , 与作者较量 , 和读友辩论 。
二、阅读力的高阶是“说、评、写”等输出 , 是阅读能力的综合表现 。
程载国把“表达力”作为中学生阅读力四要素之一 , 极具创意 。 面对可能存在的质疑 , 他回应说:“合上书卷之后遐思品味书中的情节人物 , 打开笔记本来为该书编写内容提要 , 在知乎、豆瓣等网络平台发表读书感言 , 甚至读完该书之后有了写作冲动 , 从而为该书写就评论文章 , 这些活动怎能被排除在‘阅读’之外呢?”
的确 , 阅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活动 。 他考察近年来PISA国际阅读素养评价题型的转变后 , 敏锐地发现它已经“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向主动表达 , 从静态的识记阅读逐渐走向动态的运用阅读” , 因为“输出”暗藏着“对自主整合分析、独立筛选判断等思维素养的要求” 。 于是 , 他提出要“扭转传统阅读以‘听、读、记’等输入性能力为本的阅读教育 , 代之以更高层次的‘说、评、写’” 。 可以说 , 这种主张把握了阅读学研究的风向 , 切中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 充实了“中学生阅读力”的内涵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