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忙时听书闲时读
手机没有听书功能前 , 做家务是苦差事 , 一干就莫名地烦躁 , 三下两下做完了事;手机有了听书功能后 , 边做家务边听书 , 家务做得从容 , 书也听得不少 , 学习劳动两不误 。 如今 , 听书已成了我的居家常态 。
听书让我的碎片化阅读实现了效益最大化 。 不是每本书都要咬文嚼字 , 在海量的书里寻找“最合适”与“最爱”的经典 , 听书是一个好方法 。
我是从听播音员讲书开始的 。 以前 , 怀着崇敬的心情读过《红与黑》 , 读得云里雾里 。 后来 , 在喜马拉雅APP里听平安先生读此书 , 竟听出一些读书没能读出的味道 。 平安先生的朗读恰到好处 , 叙述时冷静 , 悲叹时克制 , 我在他创造的世界里穿行 , 与书更近了 。 而后我又听了茨威格、小仲马等作家的作品 。 用耳朵听让我快速捕捉到经典的魅力 。
谁说听书就不能深入作品呢?《红楼梦》第二十三回 , 详细记述林黛玉听书的心理过程:黛玉走路 , 本没留心戏文 , 偶然两句吹到耳内 ,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顿觉感慨缠绵 。 止步细听 , 不觉点头自叹 , 明白戏里也有好文 , 领略到其中的趣味 。 再听下去 , 心动神摇 , 如醉如痴 , 她一番咀嚼联想后 , 竟心痛神驰 , 眼中落泪 。 黛玉便有了一回刻骨铭心的审美体验 。
我喜欢看历史类书 , 书架上《明朝那些事儿》却总也没时间看 。 于是便开始听书 , 一遍听过 , 对明朝的人物、政治、文化、经济、遗闻也有了一些了解 。
培根说“书亦可请人代读” 。 许多听书节目都附带解读功能 , 有些书经过高手提炼后 , 像酒再次发酵 , 酿出至味 。 从前读了许多关于《红楼梦》的评论 , 但听“蒋勋说红楼”还是让我耳目一新 。
这样的过程并不能用“快餐文化”一概而论 。 读过的书 , 凭我怎样努力也只能理解到此 , 听到另一种解读好似打开另一扇窗 , 何尝不是一种进步呢?
听书 , 是我择书而细读的筛选过程 。 听《熊逸说资治通鉴》可谓“一耳钟情” 。 他讲述历史事件时视野开阔 , 以《资治通鉴》为圆心 , 参照其他历史文献 , 借助考古材料和前沿研究 , 还联系了管理学、哲学 , 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 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后原因 , 分析事件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 读出了大历史观 。
好书听之不足 , 必再读之 。 读作品、读文稿、读评论 , 并且我都做了笔记 。 许多知识与见解颠覆了我的认知 , 想起自己曾经的一些幼稚想法不禁羞愧 。 听这样的书至少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肤浅 , 知道还需要更多的书来补救 。
听书不是不读 , 而是据听而读 , 忙时听书闲时读 。 近年来我所读的书大多是听过的 , 打开书 , 细细地读 , 圈点勾画 , 在书上随意批注、质疑 , 甚至洋洋洒洒地写一通 , 那又是另一种读书姿态 。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南漳县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08月18日第9版
【事件|忙时听书闲时读】作者:都启林
- 熊磊&作家董江波指出错换人生事件八大影响!杜新枝的话不明不白?
- 非遗&人间丨90后小伙写趣味对联走红:曾是半导体工程师,最忙时一天写数百副收入过万
- 事件|微信里舍不得删的公众号
- 洞穴&营川坠龙事件、婆罗洲游龙事件,这些事件能证明龙的存在吗?
- 国语|抖音网红聂小雨个人资料 和钓王邓刚钓鱼事件怎么回事
- 太平广记!中国历史中的四大奇书,比《山海经》还要玄,记载着外星人的事件
- 红楼梦|红楼梦:芳官洗头事件始末
- 三只松鼠|眯眯眼事件背后:为啥西方品牌敢一而再的歧视中国人?
- 眯眯眼$眯眯眼事件背后:为啥西方品牌敢一而再的歧视中国人?
- 如果有来生@林徽因生病时,梁思成工作很忙时,幸好身边还有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