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滇苍海 感受“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二 )
云南大学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所长周琼认为 , 自然的山山水水、民族生存环境恰恰孕育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尤为重要的 。 此次活动与云南文旅系统的深度合作 , 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走马观花式的旅行方式 。 这不仅是企业的推广活动 , 更是将旅行的价值、最大限度体验地方文化、民族风情更好地结合起来 , 让每一位参与者去看、听、体验 , 让每一个参与者更贴近文化的本真 。
此次活动还围绕茶马古道、可持续生态文化、传统手工艺非遗保护及创新发展等多元主题举办文化沙龙 , 带动广大网友通过参与线上直播的方式共享文化盛宴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表示:“‘中国文化之旅’开展15年来植根中国社会 , 联结社会各方力量 , 为保护中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出了贡献 。 我们将积极调动社会资源 , 搭建可持续的非遗社会化平台和扶持体系 , 以创新思维为社会与企业创造共享价值 。 ”
据了解 , 15年来“中国文化之旅”活动已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区市和六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共计3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 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300万元的捐助 , 举办了13场非遗保护创新成果展 , 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 。
本文图片
▲ 在建水制陶标杆人物田静的“陶茶居田记窑”里 , 工作人员在制作紫陶 。 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今年活动从代表云南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特别遴选了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倩、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寸煜坚、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大为等5位青年传承人 , 进入“清华美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 , 他们将在清华美院专家、师生的带领和帮助下 , 以非遗的创新转化为目的 , 设计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非遗文创产品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表示 , 该基地成立于2016年 , 致力于发挥研究院的产业创新与市场转化的职能 , 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手工技能 , 利用研究院的产业创新、孵化能力积极发掘、连接各种社会资源 , 把研修、设计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非遗创意产品 , 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
(本文图片均由卢旭拍摄)
2021年8月18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探古滇苍海 感受“非遗+旅游”深度融合》
本文图片
【|探古滇苍海 感受“非遗+旅游”深度融合】责编:陈晓悦
- 珍贵文物|滇粤两地289件(套)珍贵文物亮相!“滇王”与“南越王”相会羊城
- 可馨$离奇故事:老宅总有怪声,小孩进去就发高烧,老汉夜探古宅被吓懵
- 古人&藏宝天下文化之谜,窥探古人的笔洗有多“内卷”
- 猎记滇藏之路景色@“绝壁千寻一涧花--王晋元绘画作品展”在云南美术馆展出
- 贫困地区#新书推荐|桂滇边境深度贫困地区短期脱贫与长期振兴的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宝天下 | 文化之谜,窥探古人的笔洗有多“内卷”
- 凌云志|上联邀对:五百里滇池,明眸善睐,顾盼生辉,东坡何必吟西子
- 古滇国|云南虫谷:遮龙寨作为古滇国遗民,到底是什么族,氐羌还是越人?
- 巴达克|古滇国为何会消失?传说中的地下文明又有什么秘密
- |“云南虫谷”有原型?1955年滇王墓横空出世,人祭、吊人俑非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