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新|苏小蒙:著名作家杜禅的文学江湖|走近名家( 四 )


他说得不是没有道理 。
我有一个朋友 , 曾经发表过不少作品 , 也出版过一本散文集 。 他原在一家区直机关工作 , 也是在那个时候下海的 。
俗话说 ,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 不下海不知水深浅 。
辞职后 , 编制沒有了 , 工资没有了 , 用他的话说 , 只能依靠自己的专长拼命写作 。 但是写作又不同于体力劳动 , 只要有力气就行 。 写作 , 需要搜积素材、精心构思 , 还要耐得住寂寞 , 坐下来一个字、一个字地“抠呲” 。 写篇文章 , 谈何容易!
“关键还不在这里 。 ”我的这位朋友说 , “关键是稿费太低 。 我辛辛苦苦熬个几天几夜 , 写出来五六千字 , 发表后最多能得二三百元的稿费 。 何况这点儿钱也不是天天都能拿到的……有时辛辛苦苦写篇稿 , 信心滿满地寄到报刋社 , 负责的 , 说不拟用 , 还给你回个电话;不负责的 , 就像一粒石子扔进了大海 , 连个响声都听不到……”
“难啊!”我的这位朋友告诉我 , 且不说他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他养活 , 光他自己维持生活的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
“下海” , 不仅仅预示着丰硕的回报 , 同时也隐含着无法预测的危机 , 甚至不可想象的灭顶之灾 。 相比之下 , 杜禅的“下海” , 无疑是成功的 。 同时 , 他的作品由于时代感强 , 生活气息浓 , 思想有个性 , 所以不愁沒有市场 , 现在 , 他靠版税和稿费 , 就能有滋有味地过日子 。
据我所知 , 他的长篇小说《爱无藏身之地》就加印了两次 , 仅在深圳图书城 , 销售榜名列第一 。 《犹大开花》加印了三次 。 在当今图书市场严重滑坡的形势下 , 今年《先知开花》一开印 , 就达两万册之巨!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
我认为他的成功 , 得益于他能够及时抓住机遇 , 也能够充分利用机遇……正如他在自己许多作品中所表现的那样 , 思维上大合大开 , 又犀利机智;情节上独辟蹊径 , 又丰富多彩!
这些年来 , 杜禅在文学江湖上摸爬滚打 , 稳扎稳打 , 步步为营 , 节节胜利 , 何尝不是如此?
如果说当年 , 张贤亮、北岛、王朔、史铁生、郑渊洁、北村……这些作家“下海” , 已成为名扬全国“文人下海”值得炫耀的典型;那么 , 我们郑州作家杜禅的“下海” , 无疑也是值得我们郑州乃至河南全省作家骄傲的 。
(选自苏小蒙即将出版的散文集《我的文朋诗友》)
作 者简 介
杜立新|苏小蒙:著名作家杜禅的文学江湖|走近名家
本文图片

苏小蒙 , 本名王明信 , 1946年3月生 。 郑州市人 。 1964年3月参加工作 , 曾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 。 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 , 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 , 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随笔等作品 , 有诗集《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的红色记忆》、散文随笔集《走在文坛的边缘》和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问世 。 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 。 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采访人员、编辑、编辑部主任 。现已退休 , 致力于郑州本土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 。 系郑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特约撰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