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的由来
传说起源于民众驱除虫害,即起源于“火把节” 。汉代民众为了获得好收成,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减轻虫害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直到今天,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而一些地区便举行灯会 。
灯会历史:元宵节的灯会,也是起源于春天祭祀 。到后来 , 从祭祀逐渐转变为赏玩 。灯的形式也开始丰富起来 , 开始赛灯,宋代观灯逐渐成为一件娱乐活动 。李商隐在《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一诗中云:“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可见唐代的灯会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 一夜鱼龙舞 。”也是生动记述了南宋时的灯会盛况 。
文章插图
红灯笼的由来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 。
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 , 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 , 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
扩展资料: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 剪纸、 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 , 以 宫灯和 纱灯最为著名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 。仔细推算 ,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 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徵,吴敦厚说 , 他以前做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 竹篾灯则告示这是丧葬场合;伞灯(字姓灯),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意味著人丁兴旺 。所以 , 过去每家都有字姓灯 , 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 。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 , 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 。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学校)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 提灯笼的习俗 。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 , 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 。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
【灯会的由来,红灯笼的由来】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灯笼
- 大连的由来,大连的星海一带“星海”名字的由来
- 佛山由来,佛山祖庙北帝庙的由来
- 风水由来,火烧旺地的由来
- 防毒面具的由来,防毒面具为什么要设计成“猪鼻子”的形状
- 灯的由来
- 大树的由来,花辞树的由来及含义
- 儋州的由来,海南儋州人的祖先来自哪里
- 粉丝由来,张真源粉丝名由来
- 吊脚楼由来
- 峨眉山的由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