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李增厚:秦腔在内蒙古

秦腔以其特有的地域风格卓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 , 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 从地域上讲 , 秦腔发源、形成于陕甘(古秦地)一带 , 生长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广大地区 。 明末清初 , 秦腔一度成为戏坛盟主 , 之后曾流播于四川、江苏、浙江、内蒙古、山西、河北、河南、山东、西藏、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
1942年生于西安的李增厚先生 , 在1956年经李正敏先生引荐到甘肃玉门学艺 , 之后曾在陕西吴旗县、内蒙、宁夏等地剧团工作 , 1978年调入西安市艺术学校任教 , 曾任秦腔专业教研室主任 。 1997年退休 , 曾任《大秦腔》杂志副主编 。 先生撰写的《秦腔在内蒙古》 , 对我们了解秦腔艺术曾经在内蒙古的流播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
李增厚
秦腔在内蒙古
内蒙古早在第四代王爷旺沁班尔巴时(清乾隆三十八年) , 就有了戏剧演出活动 。 王爷的妻子(福晋)是清皇帝的公主 , 她从京城嫁到阿拉善 , 随从中就有“二黄”艺人 。 到了第九代王爷塔旺布鲁克札礼勒时 , 还从京城购置了全套剧装 , 请来京剧演员 , 又从山西、陕西请来晋剧和秦腔戏班 , 为王府和平民群众演出 。 王爷的五弟在王府组织戏班 , 演员多是府中侍奉 , 演出《包公私访》《清风亭》《薛仁贵征东》等剧目 。 民国12年间 , 王爷的八弟塔旺策林 (北公爷)自建戏班 , 演出《牧羊圈》《甘露寺》《灯棚失子》等剧目 。 这些戏班的演出活动为秦腔在当地的传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直到后来成立内蒙古阿拉善秦剧团 。
1953年 , 驻扎当地的军队宣传队转到地方 , 成为当地人民政府领导的“民族文艺工作队” , 该队有秦腔演员 , 还有歌舞演员 , 又在当地招收了蒙汉族学员 , 排演了一些传统戏和《穷人恨》《翻天覆地》《夫妻识字》《十二把镰刀》等现代戏 。 1958年 , “秦腔队”扩充为内蒙古巴盟秦剧团 , 后又改为内蒙古巴盟阿拉善秦剧团 , 杨林学担任团长 。 该团的演员大都来自陕西 , 如王醒民、李青云、马中兴、袁立中、王秀清、于段贤、王秀芳、王正中、齐俊民、刘悦、李增厚、赵天喜、任玉才、杨文轩、康秀文、康秀玲、蔺秀娥、张兴良、梁文艺、雷顺成、齐佐民、石文辉、朱青山、韩养全、王逸民、段志亮、王学中、陈玉兰和板胡李全山、司鼓杨登科等 。 此后十多年中 , 剧团先后上演了秦腔传统戏《五典坡》《彩楼配》《铡美案》《游龟山》《游西湖》《白蛇传》《回荆州》《三滴血》《火焰驹》《黄河阵》《春秋笔》《闹天宫》《访宁夏》《法门寺》《八件衣》《孟丽君》和现代戏《穷人恨》《血泪仇》《梁秋燕》《红松林》《三世仇》《南方烈火》《芦荡火种》《红灯记》《杜鹃山》《乌素图》等150多本戏 。
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的部队(所属的3军军长安平山部有秦腔剧团 , 101师有国光剧团)随军带的秦腔剧团 , 促进了秦腔在内蒙古地方的流行 。 1954年 , 由陕西省副省长任谦为团长、由王志学带队的陕西五一剧团到内蒙古阿拉善慰问演出 , 秦腔名家刘化鹏、刘培兰、李爱琴等随团参加演出 。
【秦腔|李增厚:秦腔在内蒙古】1957年 ,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0周年之际 , 演出了秦腔传统剧《无义图》(陈化礼获表演一等奖) 。 期间召开了座谈会 , 乌兰夫同志亲临会场 , 并说:“秦腔是内蒙古的一枝花 。 ”此语一出 , 使秦腔剧团引以为荣!后来 , 华北局领导张邦英来内蒙古检查工作时 , 观看了秦腔《火焰驹》 。 演出结束 , 乌兰夫、张邦英等领导上台接见演员 。 张邦英问:“演员有陕西人吗?”在场的剧团领导答:“有 , 大部分是陕西人 , 演李彦贵的演员李增厚就是西安李正敏的侄孙 。 ”1964年 , 内蒙古举行现代戏会演 , 乌兰夫同志观看了阿拉善秦剧团创排的秦腔现代戏《乌素图》(编剧霍蕴夫、杨林学、王莘 , 导演杨林学) , 演出结束后他上台接见了演员 。 原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布赫对秦腔也很关心 , 他曾在“文代会”上说:“秦腔是个古老剧种 , 遗产很丰富 , 陈化礼老艺人肚里就有几百本戏 , 回去要很好地挖掘 。 ”可见 , 当时领导对秦腔艺术的重视支持 。 在内蒙古还有秦腔俱乐部 , 蒙古族同胞罗布云就是内蒙古秦腔俱乐部创立人之一 。 除陕西、甘肃秦腔戏班外 , 宁夏的秦腔戏班也常在内蒙古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