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景物变幻应接不暇 , 人类社会纷纭复杂 。 诗人们观察自然和社会 , 既从中体会到王朝的更替和生命的价值 , 又感悟了命运的坎坷与人事的纷争 。 芳华易逝、美好不再 , 令人惋惜和惆怅 , 也促使诗人们深入思考 , 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发的篇章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本文图片

潮涨与潮落、繁荣与衰落 , 活动与安静、鲜艳与单调 , 这些普通人看似平常的话题 , 诗人却凭借其敏锐的目光 , 发掘出其背后的深层寓意 , 从而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
晚唐诗人虽然不乏进取心 , 却缺少了盛唐才子的自豪感 , 其诗歌作品也不再激情洋溢 , 更罕见清新纯真的气息 。 下面分享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 , 寄托遥深 , 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本文图片

退朝望终南山
唐代:李拯
紫宸朝罢缀鹓鸾 , 丹凤楼前驻马看 。
唯有终南山色在 , 晴明依旧满长安 。
李拯是晚唐大臣、诗人 , 曾担任过尚书郎 , 后在乱军中被杀 。 如果将他与盛唐的才子们放在一起比较 , 必然显得黯淡无光 。 可是人生虽然苦短 , 只要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一片浪花 , 也就不枉此行 。 这首诗虽然很少有人读过 , 不过只要细心品读 , 必有收获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本文图片

终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 , 唐代京城长安之南 , 不仅是道教圣地 , 也是著名的名胜古迹 。 唐代诗人王维就曾隐居于此 , 还有很多失意才子 , 也都向往那里的宁静祥和的气氛 。
由于地势险峻、群峰挺拔 , 所以大臣们虽然身处京城 , 却能清晰地望见其轮廓 。 诗人有一次退朝后准备回家 , 忽然不经意地抬眼瞧见了远处的山峰 , 于是触动诗兴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本文图片

其实诗人也不是第一次上朝 , 却为何在某次退朝时感慨万端?正所谓 , 偶然中隐藏着必然 。 既然大唐王朝日益衰落 , 必然让那些追求上进的才子们惆怅 , 所以诗人是在退朝时、还是在酒席上得到灵感 , 都无关紧要 , 关键是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
前两句介绍创作的缘由 , 紫宸殿是皇帝会见群臣之处 , 大臣们鱼贯而入 , 朝罢又各自散归 。 大家清晨起床 , 都急匆匆地赶回家办差或补觉 , 诗人却好像心事重重 , 不仅没有着急回家 , 反而“丹凤楼前驻马看” 。 鹓鸾 , 原意是祥瑞之鸟 , 引申为大臣;丹凤楼 , 这里指大明宫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
本文图片

到底何物吸引了诗人的注意 , 让他不急不躁 , 又若有所思 。 才子驻马而望 , 映入眼帘的是长安城之南雄奇的终南山 。 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日月怎样轮转 , 青山依旧、苍茫巍峨 , 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 静静地观察着世间各种跌宕起伏和盛衰变换 。
作者没有拘囿于自然界的细致变化 , 而重在突出自己的感受 。 “唯有、依旧” , 分别表达了一种稀少的景物 , 以及亘古不变的恒久 。 人类历史虽然也有漫长的几千年 , 但是与青山巨石、以及大江大海相比 , 依然显得极其短暂 , 仿佛只是电光火石的一瞬间 。
|晚唐才子的一首哲理诗,寄托遥深,字里行间流动着深沉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