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肚鸡肠|君笺雅侃红楼—林黛玉是小肚鸡肠还是真性情流露

作为红楼梦的第一女主角,林黛玉被赋予了太多的美好,也有更多的误解。今天我们不谈她的那些美好,谈一谈,贾府的错综复杂对林黛玉的性格的成长造成的影响。林黛玉到底是不是尖酸刻薄小心眼?作者申明观点,不是!【 小肚鸡肠|君笺雅侃红楼—林黛玉是小肚鸡肠还是真性情流露】
小肚鸡肠|君笺雅侃红楼—林黛玉是小肚鸡肠还是真性情流露
文章插图
先看小时候。林黛玉大概六七岁去到的贾府。书中介绍贾雨村做林府西席黛玉才刚五岁。那时候林黛玉小孩子性格,因为母亲早丧,远离父亲,住在贾府,其实并没有什么寄居的概念。看她怼宝玉奶娘李嬷嬷: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真真是牙尖嘴利,不饶人。完全一副主人的真性情姿态,前面称呼李嬷嬷“老货”,全然不是尊敬的称呼。黛玉嗑着瓜子儿,只抿着嘴笑。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她:“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哪里就冷死了我!”………也亏你倒听她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她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去睬她。这就是孩童时期的林黛玉,天真无邪,父亲顶着要职健在,贾府上下对她客客气气,她也根本不以自己是寄居。所以浑身是刺,看不惯张口就来,按着天性生长,眼睛里也不揉沙子,宝玉听从薛宝钗的话,自己以前说的倒成了耳边风,马上就当着宝钗的面讽刺出来,完全不留情面。
小肚鸡肠|君笺雅侃红楼—林黛玉是小肚鸡肠还是真性情流露
文章插图
……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这更不给面子了。很多人依据此就说林黛玉小肚鸡肠,牙尖嘴利,包括史湘云,袭人嘴里说出来的关于林黛玉小性子的话,这是不客观的。这样的林黛玉只有在十岁之前,还没成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孩童,是没有小心眼概念的。有的只是发自天性好和不好。长大了,敏感的天性就算还在,但尖言利语,动辄语言攻击她人却再不见了。父亲去世后,林黛玉失去了最后的依靠,渐渐成长了。贾家彻底变成了寄居之地,见风使舵的奴才们也早变了嘴脸。长大后的林黛玉逐渐改变了性格,变得大气,宽容起来。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昏了,实在误到如今。……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刚愎自用的人是不会检讨的。林黛玉能剖开心胸向薛宝钗敞开心扉,坦诚自己的错误和不足。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和大气的表现。承认错误需要的是心胸。尤其是面对对手的时候。换成小时候的林黛玉,是万万不会说出这话的。
小肚鸡肠|君笺雅侃红楼—林黛玉是小肚鸡肠还是真性情流露
文章插图
随着长大,她越来越意识到贾府的是非之地。收起了儿时的锋芒,却将天性中的敏感转化为一腔哀怨缠绵。那个小时候牙尖嘴利,不饶人的林黛玉不见了,看到的是或是沉浸诗词之中,或是自叹感伤的林黛玉。如果说小时候她浑身是刺,谁碰伤谁,长大后的林黛玉收敛锋芒却只能独自神伤。在那个“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环境中,林黛玉默默的改变着自己。尽量的去迎合周遭的人。王熙凤评价家里的几个女孩子。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她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王熙凤只说林黛玉身体不好,并没有说她能力不行。管家是需要能力,见识,性格,肚量都有的辛苦工作。王熙凤的眼光,显然不会误判。林黛玉显然具备一个管家之人的素质,只是不具备一个强健体魄罢了。而这都不是小时候那个林黛玉可以胜任的。我们要说,《红楼梦》是一个有大概十年时间跨度的书。宝黛钗,和所有人一起经历了十年的光阴。书里每个人都在成长,都在改变。林黛玉或许曾经敏感多刺,但她的改变是最大的。贾府的形势越来越危机,经济越来越紧张,内耗越来越严重,这些林黛玉都看在眼里,却又无能为力。对未来完全不确定性,让她彻底抛弃了曾经小儿女时期的锋芒抱负。她曾试着接触主流社会,向社会妥协。她哭着和宝玉说,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厉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你从此可都改了吧”何尝不是和自己说的?其后的黛玉果然渐渐的做着改变,尽管偶尔和宝玉有争执,却再不针对外人。对待下人也很大方。秋纹去送东西,看到潇湘馆在分钱,黛玉直接就抓了几大把给她。这都不是做戏,是真心的接纳。一个孤女,每日煎熬在“尔今死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悲剧情景中,向往着“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天尽头,依然“何处有香丘”?可怜,可叹。几百年来,我们对林黛玉一直褒贬不一。爱之深,恨之切。写这一段只是和大家聊聊,分解一下,一个女孩,在一个每况愈下的环境中,曾尝试改变自己,融入大众,却最后失败。但她成长的痕迹和为之付出的努力不应该被曾经的锋芒所掩盖。成长后的林黛玉不应该再替小时候的自己背锅。君笺雅侃红楼,多岐为贵,欢迎关注,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