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别笑,周先生就是这样的迅哥儿( 三 )


后来对鲁迅真正产生兴趣 , 是工作八九年之后 , 去图书馆看了一堆写他的回忆文章 , 才恍然大悟:原来鲁迅不是死板的 , 不是横眉怒目的 , 他是鲜活的 , 有趣味的 。 他是爱开玩笑的 , 爱下馆子的 , 喜欢和青年打成一片的 。 因而下决心重新认识他 , 读他更多的作品 , 深入一下他的精神世界 。
鲁迅于我而言 , 是一种神秘的存在 , 他的人生经历 , 他的原生家庭 , 他的人际关系 , 他所处的时代 , 他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深刻 , 都是我想了解的 。 我还想知道现代科学对鲁迅有什么影响 , 尼采和王尔德对鲁迅有哪些启发 , 他和胡适有什么不同……种种问题 , 都逼迫我去了解他 。
鲁迅丰富而博大 , 有力且强壮 , 清醒又冷静 , 理性中常夹杂着感性 , 严肃之余也有调皮的一面 , 分析问题时讲逻辑 , 骂起人来毫不客气……如果不全面地阅读鲁迅、理解鲁迅 , 很容易流于标签化和脸谱化 , 曲解、歪解鲁迅 。 读得越多 , 对鲁迅的认知自然会更多一些 。
需要看多少作品才能真正了解鲁迅 , 这个不太容易量化 , 笼而统之 , 越多越好 。
潇湘晨报:您的书让读者沉浸式地体验了鲁迅这位“大先生”的“小日子” 。 您是怎样收集史料 , 回到历史现场的?写作中有遇到比较特别的趣事吗?
菜馍双全:我阅读的资料大体分为几类:鲁迅书信和日记;亲友、学生所写的回忆文章;鲁迅、周作人、胡适、陈独秀等人的传记;鲁迅全集的一部分 。 加起来应该有三千万字左右 。 具体到写作时 , 就是把所得的零碎资料 , 重新整合 , 反复求证 , 根据写作的主题做取舍 , 还原鲁迅的具体形象 。
对我而言 , 所谓“回到历史现场” , 就是要复原出鲁迅的生活场景和历史背景 , 要了解他来北京的原因 , 了解那个时代的消费水平 , 了解他与《新青年》的关系 , 了解他作为公务员的处境 , 等等 。 有了这个历史现场 , 你才能真正理解和还原这个人物 。
为收集史料 , 除跑图书馆 , 还到潘家园旧货市场寻旧书 , 到中国书店找二手书 。 为了印证书中的某个说法 , 会沿着鲁迅的足迹把他到过的地方走一遍 。 鲁迅博物馆我去了不下六七次 , 鲁迅在北京的几处故居我都去过 , 这是进入鲁迅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
有次和朋友去前门杨梅竹斜街的一个咖啡馆 , 从二楼露台看到对面的老建筑上写着“青云阁”三个字 , 又意识到 , 这应该是鲁迅当年来喝茶吃饭的地方 , 赶紧拿出手机 , 狂拍照片 。
潇湘晨报:您怎么看待鲁迅的感情生活?朱安、许广平、萧红 , 甚至包括羽太信子 , 您认为这几个女人对于鲁迅的一生各有怎样的影响?
菜馍双全:鲁迅的感情生活被神秘化 , 被八卦化了 。 并没有太复杂 。 他和朱安的婚姻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 。 鲁迅和朱安的相处 , 也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差 , 只是没有共同语言而已 。
许广平的出现 , 让鲁迅焕发新生 , 拥有了真爱 , 拥有了完整的家庭 。 他们一起生活的最后十年 , 是鲁迅生活质量最高的十年 , 这是命运对他此前枯索的感情生活的补偿 。
萧红是鲁迅晚年最为重要的发现 , 她和鲁迅的相处 , 我以为更像是精神上的父女 , 萧红在他那里获得了安全感和父爱 。
信子可能是造成鲁迅和周作人失和的关键原因 。 周家共居一个大院时 , 信子和鲁迅的矛盾甚多 , 种种原因造成二人关系紧张 , 影响了周氏兄弟的关系 。
潇湘晨报:您是鲁迅的超级粉丝 , 也是苏东坡的忠实拥趸 , 为什么您对这两位前辈如此认可?您认为鲁迅和苏东坡之间有什么精神上的一致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