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感怎么写( 三 )


《夏感》确实够得上是当代散文中一篇难得的精品 。二 《夏感》一开始 , 作者这样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
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 ,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在这里 , 朴实得有点稚拙的“一锅冷水”的比喻 , 新鲜的活脱脱的“密密厚发”的拟人 , 巧妙精当的“黛色长墙”的词汇选择 , 作者仿佛在进行俯视式扫描一般 , 寥寥几个镜头 , 就勾勒出夏景的宏观 。
而“烦人的蝉儿 ,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一句 , 则宛然上述一组镜头的画外音乐 。这儿的“烦” , 显示着夏的热力 , 却绝没有沉闷的心迹;传达着夏的喧闹 , 毫无燥乱的踪影 。
悠悠溢出树间的声声长鸣 , 映衬着夏景的明快色泽 , 烘托着一种“蝉噪林逾静”的氛围 , 也更加表现出夏日大地的充实、厚重和沉稳 。于是 , 在声色互补、虚实交融之中 , 作者已经为全文定下了昂扬积极的主调 。
接着 , 作者摆平视角 , 镜头下移 , 好象在纵目远眺这广袤的原野似的 , 望着翻滚的麦浪“扑打着远处的山 , 天上的云 , 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 象海浪在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这里 , 作者呈现给我们的 , 已不是现实世界的简单还原 , 而是一种意化了的风物 , 是外在客体在作者心灵屏幕上的闪烁;或者说 , 是折射着作者情感光束的时代投影 。
然后 , 一阵浮动着的热风 , “飘过田野” , 似乎是给远眺的作者、也似乎是给读者吹送来“已熟透了的麦香” 。这一笔点染 , 不仅恰到好处也恰如锦上添花 。
正如前面蝉鸣的烘托体现为一种声与色的交融一样 , 这儿的点染则体现为一种色与香的谐和 。如果说 , 前面的烘托是一种氛围的点化 , 那么这儿的点染则是一种情致的昭示——昭示生活的丰腴和饱满 。
作者就是在如此详尽地进行了铺垫之后 , 从容不迫地把他的笔触导向文章意蕴的致力点——“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 ,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 在田野上滚动 , 在天地间升腾” 。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 , 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所体认、所慧识的独到的夏感 。
从这里 , 作者又仿佛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一段精妙的议论:“春之色为冷的绿 , 如碧波 , 为嫩竹 ,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 如夕阳 , 如红叶 ,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 , 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
这一段议论 , 构句独树一帜 , 用语别开生面 , 排比对偶驾轻就熟 , 在古色古香中显现着一种难得的理趣 , 即一种优美的情趣与深沉的意理相结合而滋生的抒情美感 。这一段议论 , 对前面之意蕴致力点 , 是发生 , 是拓进 , 是引深;实际上 , 也是作者对自己所发现、体认、慧识的夏的质性的一种哲人式抽象与鞭辟入里的诠释 。
那么 , 这种质性意味着什么?作者很快就一语道破了 。原来 , “那春天的灵透之气”所积蓄所酿成“磅礴之势” , 正是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 , 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 , 生命交替”的律动 , 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