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和唐三藏,才是好搭档( 二 )


孙悟空耐不住性子,也要把自家的袈裟拿出来比一比。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说了一番话:“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
他规劝悟空,“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对孙悟空而言,这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有益的引导和约束。急躁的齐天大圣在耳濡目染之下,性情沉稳了许多,后面遇到抢劫寇员外家财的强盗时,不再是一味打斗。
当众人遭遇误解时,他暗暗筹划:“师父该有这一夜牢狱之灾,老孙不开口折辨,不使法力者,盖为此耳。如今四更将尽,灾将满矣,我须去打点打点,天明好出牢门。”
孙悟空和唐三藏,才是好搭档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西游记》视频截图
这其实是一种向好的变化。懂得遵守应该遵守的规则后,他迎来了蜕变,功德圆满,最终成为斗战胜佛,达到人生的另一重境界。

对《西游记》,一直存在一种解读: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心魔。孙悟空打死了六耳猕猴,消除错误的念头,从此一心跟随唐僧取经,走上正途,顺利取得真经。
“紧箍咒”的目的,也不只是辖制。观音菩萨曾说,“当初只因你野性难驯。不服管束,故尔才用这紧箍咒约束于你。如今你即得正果,紧箍咒自然也就没有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失去约束的人生太容易失控,放荡不羁到一定程度,就不能算作“潇洒”。当孙悟空在唐僧的影响下,懂得规则、懂得自律后,获得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长。
人生在世,我们始终得学着摒弃年轻气盛,变得更加会洞察人性,更懂得人情世故,学会以最小的代价解决大问题,这本就是一种应有的进步。
对孙悟空,有人欣赏他前期的桀骜不驯,也有人钦佩他后来的踏实稳重。这是孙悟空的两种人生,也是每个人需要经历的阶段,“成熟”即是如此。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