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怎么写奶奶( 四 )


(除非是我们回到了家里才会亲自下厨 。)也从来没有过因为老年健忘而失魂落魄的样子 。
在我每年寒暑假各回家探望她的时光里 , 她看起来永远气定神闲 , 精神矍铄 。当天已大亮时她醒来 , 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娴熟将及腰的银发盘起 , 对着亮处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下缠绕在檀木梳上的落发后扔进垃圾桶 。
她仿佛从未老去 。事实上也是如此 。
奶奶在1981年便退休 , 在这长达三十多年的退休生涯中 , 奶奶三十年如一日的在起床后对着小镜子仔细将头发盘起 , 在百无聊赖的上午坐在客厅里读着厚厚的小说 , 在下午看电视剧看新闻 , 在有客人来时起身为其泡茶 , 缓缓的和他们谈心绪谈家事 。奶奶像一块愈见深邃的翡翠 , 在日薄桑榆之时闪着幽幽的光 。
仿佛曾是一位身居闺中的大家闺秀 , 在年迈之时等待岁月最后的洗礼 。事实上却不是这样 。
我的奶奶 , 姓宋名根荣 , 于1932年出生于安徽潜山县的西南山区的水吼下街 , 现在属于天柱山国家风景区的一个地方 。她有着非常坎坷的少年时代 。
曾外祖父母共生养儿女十五个 , 我的奶奶 , 是第十五个 。奶奶对哥哥姐姐们的记忆并不清晰 , 只记得是一个在并不太平的年代里并不平和的家庭 , 姐妹兄长们做什么事的都有 , 有经商的 , 有当兵的 , 甚至有出家做和尚的 。
曾祖父母均为农民 , 家道并不富裕 , 却出乎意料的送最小的女儿 , 也就是奶奶去私塾读书 , 这是到如今为止谁都没有想明白的事 , 但对于我的父亲和我而言 , 这又是多么珍贵的偶然和幸运 。但这意外的读书机会也只持续了两年 。
1940年 , 日本军队从河南进攻武汉时途径家乡 , 奶奶过上了经常“跑反”的日子 , (甚至在途中磕掉了半颗门牙 , 后来补上了银牙);因为日本鬼子发起的化学武器细菌战 , 奶奶的脖子至今还有长长的残留下的疤痕 。她曾经用手指点着这疤痕告诉我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恶行 , 她一直用“小日本”来形容日本人 , 也一直无法理解现如今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
这是我唯一见到奶奶愤慨的样子 。亲身经历的事所造成的影响总是比教科书上要更加切肤 , 因此 , 我虽并不赞同 , 却更尊重 。
1943年 , 奶奶在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世道下继续读私塾 , 却因为曾祖母去世 , 哥哥再也负担不起家业而让年轻的奶奶不能继续读书 。不仅如此 , 一年后 , 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以童养媳的身份到了程家 。
奶奶并不讳言这一段往事 , 提起的时候眼光里泛起的却是另一种温柔 。事实上 , 奶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买”来的 , 因为当时程家缺女儿 , 而宋家家道也格外艰难 , 奶奶就在几块银元的聘礼下 , 缓济了两个家庭的生计 。
奶奶到了程家后的主要任务便是帮助太祖母开饭店 , 那是一家供穷人吃饭和住宿的饭店 , 所谓的住宿 , 也就是大通铺上过夜罢了 。价格低廉客人就多 , 有时家里人便得把自己睡觉盖的被子给客人用 , 奶奶回忆自己曾因为这样而睡在锅灶旁边 , 用松树的柔软的松针来遮盖取暖 。